化工儀器網首頁>資訊中心>本網視點>正文

最新產品 Latest productS

查看更多+
第22屆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及儀器展覽會在滬拉開帷幕
2019年04月21日 22:16:23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8538

2019年4月21日,由中國化學會主辦,中國化學會色譜專業(yè)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和復旦大學承辦的第22屆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及儀器展覽會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大酒店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張玉奎擔任此次大會主席,張祥民教授和許國旺研究員擔任大會執(zhí)行主席,來自全國各大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yè)的千余名專業(yè)人員參與會議?;x器網作為大會的支持媒體在時間趕赴現(xiàn)場,為廣大用戶帶來新鮮會議資訊。

  【化工儀器網 本網視點】 2019年4月21日,由中國化學會主辦,中國化學會色譜專業(yè)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和復旦大學承辦的第22屆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及儀器展覽會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大酒店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張玉奎擔任此次大會主席,張祥民教授和許國旺研究員擔任大會執(zhí)行主席,來自全國各大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yè)的千余名專業(yè)人員參與會議。化工儀器網作為大會的支持媒體在時間趕赴現(xiàn)場,為廣大用戶帶來新鮮會議資訊。
 
大會現(xiàn)場
 
大會現(xiàn)場
 
大會現(xiàn)場
 
  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及儀器大會展覽會是我國兩年一屆的學術盛典,是全國色譜工作者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一次盛會,為我國色譜行業(yè)專家、學者提供了一個深入交流的平臺。本次大會由12個大會報告、93個邀請報告、84個口頭報告(其中包含26個青年報告)組成,會上,圍繞色譜與其相關技術,各位與會專家、學者暢所欲言,談出了新見解,展示了新研究成果。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玉奎院士
 
復旦大學副校長張人禾院士
 
  大會首先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玉奎院士和復旦大學副校長張人禾院士致開幕詞。兩位院士都對與會的專家學者、大會贊助企業(yè)、大會支持媒體表示熱烈歡迎和感謝。張玉奎院士首先對大會的流程做了簡單介紹,同時張院士還指出早在2010年我國的色譜相關論文發(fā)表量和色譜工作從事者數(shù)量就已經穩(wěn)居世界,而在近年來,我國的色譜事業(yè)不管是學術水平還是儀器制造都保持著良好的發(fā)展趨勢。張院長希望,中國的色譜工作者能齊心協(xié)力,為把我國建設成色譜強國而努力!張人禾院士更是廣邀各路專家學者到復旦大學參觀、交流。
 
頒獎儀式
 
  開幕式上頒發(fā)了“中國色譜貢獻獎”,大會執(zhí)行主席許國旺研究院宣讀獲獎名單,來自沈陽藥科大學的孫毓慶教授、石油勘探開發(fā)科學研究院的武杰研究員、浙江大學的候鏡德教授、福州大學的陳國南教授、中國分析測試學會的汪正范研究員等5位科學家榮獲該獎項。
 
  頒獎結束后,大會正式開始。
 
南京大學的陳洪淵院士
 
  首先,來自南京大學的陳洪淵院士帶來了題為《微納流控生命分析新進展:從前沿到應用》的大會報告。報告講述了微納流控生命分析的歷史和微納流控生命分析技術中的“分”。陳院士指出,微納流控分析技術起源于色譜微型化,而其發(fā)展離不開“分”的方法和技術。陳院士還指出微納流控生命分析技術的發(fā)展帶動了色譜、電泳微型化的發(fā)展,此后還將推向單分子極限;微流控芯片的進一步拓展,也必通向分子基團的分離分析。
 
中國科學院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
 
  中國科學院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帶來了《大氣細顆粒的毒理與健康效應》的報告。報告中指出,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表的資料顯示90%的人類癌癥與環(huán)境有關,室外空氣污染是導致腫瘤發(fā)生的重要元兇之一。江院士指明,為改善我國的大氣環(huán)境,我國已經建成了的大氣監(jiān)測網絡,包括城市站點、區(qū)域站點、溫室氣體、酸雨站點、沙城暴站點等2100余個點位,另外還有3500個地方站點。
 
  在報告中,江院士還就我國PM2.5組成粒子與發(fā)達國家對比研究做了分享。江院士指出,我國的大氣粒子主要以硫酸鹽、硝酸鹽、銨鹽等為主,其危害性不同于發(fā)達國家的PM2.5,在治理PM2.5時,我們需要自己的理論和方法,不能照搬外國經驗。此外,江院士的研究團隊還發(fā)現(xiàn),霧霾天的二噁英和石英晶體含量顯著高于非霧霾天,秸稈高溫燃燒不能生成方石英。
 
復旦大學張祥民教授
 
  復旦大學張祥民教授做了題為《單細胞的蛋白質組高靈敏度色譜分析新技術研究》的精彩報告。報告中,張教授介紹了單細胞蛋白質組分析的關鍵技術、單細胞蛋白質組分析的意義和挑戰(zhàn)。為進一步提高分析靈敏度,張教授介紹了6中方法:采用超細內徑的毛細管色譜柱、采用超液相色譜填料及短柱,采用一體化超細電噴霧針頭、采用低電流的流動相流速、采用在線快速細胞裂解和酶解技術、采用超小細胞酶解純化體積。
 
茶歇期間
 
論文交流區(qū)
 
島津
 
安捷倫
 
賽默飛
 
  三場高水平的學術報告后,大會進入茶歇時間,各墻報論文交流區(qū)和展位瞬間熱鬧了起來。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的趙宇亮院士
 
  茶歇結束后,首先由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的趙宇亮院士帶來了題為《納米生物分析的挑戰(zhàn)》的報告。趙院士介紹了納米生物效應與安全性、定量檢測與分析方法、納米安全性的化學本質極其應用和納米生物學效應分析的挑戰(zhàn)。報告中指出,納米科技已經走出實驗室應用到了各個行業(yè),預計到2020年,世界納米產品市場規(guī)模將達3萬億美元,納米產品數(shù)量在10年內增長42倍。鑒于納米產品的受歡迎程度,我國開展了納米材料生產現(xiàn)場安全性研究,研究表明,納米生物效應與安全性有重要規(guī)律:容易穿越生物屏障、容易吸附血液蛋白、容易進入細胞、容易誘發(fā)細胞內慢性炎癥、靶器官尺寸選擇性等。
 
大連理工大學彭孝軍院士
 
  大連理工大學彭孝軍院士帶來了《光驅動智能染料:從靶標識別到腫瘤診療》的報告。報告以比例熒光染料分子平臺、靶標識別與熒光探針、腫瘤光動治療光敏劑三大板塊為主,向聽眾分析了這三種方法的應用、發(fā)展和優(yōu)勢。
 
深圳大學副校長張學記教授
 
  深圳大學副校長張學記教授帶來了《納米傳感及醫(yī)療:問題,機遇,與挑戰(zhàn)》的報告。報告中,張教授介紹了活體內miRNA原位分析檢測,多功能納米診療體系的構建,細胞膜納米診療體系的構建。張教授指出,納米診療是在分子層面構建和調控物質的一種技術,它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檢測、診斷及治療途徑,在醫(yī)療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本次會議為色譜的科技和教育工作者營造了高水平的交流氛圍,其對于增進色譜專家們合作交流,推進色譜技術發(fā)展,促進色譜學術水平提升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全國色譜工作者“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的努力下,我國由“色譜大國”向“色譜強國”的華麗轉型一天將指日可待。
 
  本次會議的內容豐富,涉及面廣泛,針對性較強,取得的成果也十分顯著。之后,大會還將集中交流和展示我國在氣相色譜、液相色譜、毛細管電泳及其相關分離分析技術等領域的研究、儀器開發(fā)和應用探索新成就。更多精彩瞬間,盡在化工儀器網!
 
關鍵詞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2025全國表面分析技術及新材料表征研討會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