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首頁>資訊中心>科技前沿>正文

我國學者在陸地生命起源中基礎物質合成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2020年12月14日 17:10:55 來源:地球科學部 點擊量:4239

 近些年來,上提出了地球生命陸地起源新學說。不同于有豐富理論模型與實驗證據支持的海底熱泉起源假說,目前鮮有關于地球生命陸地起源學說的實驗和理論模型,特別是陸地熱泉中地球原始小分子有機物質形成的可能條件與途徑尚未被揭示與認知。

化工儀器網 科技前沿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41872042、91951114、91851208、41522201)資助下,北京大學魯安懷、李艷課題組為地球生命陸地熱泉起源說提供了新的科學佐證。研究成果以“自然硫光還原無機碳(+IV):對陸地熱泉生命起源物質合成的啟示(Photoreduction of inorganic carbon(+IV) by elementalsulfur: Implications for prebiotic synthesis in terrestrialhot springs)”為題,于2020年11月18日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在線發(fā)表。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126/sciadv.abc3687.
 
  近些年來,上提出了地球生命陸地起源新學說。不同于有豐富理論模型與實驗證據支持的海底熱泉起源假說,目前鮮有關于地球生命陸地起源學說的實驗和理論模型,特別是陸地熱泉中地球原始小分子有機物質形成的可能條件與途徑尚未被揭示與認知。
 
  該團隊模擬地球早期陸地熱泉的介質條件,發(fā)現陸地熱泉透光層中普遍存在的自然硫礦物(α-S8,俗稱硫磺,圖1A),在波長小于280 nm的紫外光(UVC)輻射下,可持續(xù)還原大氣二氧化碳(CO2)形成典型有機小分子物質之一的甲酸(HCOOH)。研究證實,自然硫是一種兼具間接帶隙(2.6 eV)和直接帶隙(4.4 eV)的半導體礦物,UVC激發(fā)下的直接帶隙躍遷模式將電子從π*反鍵分子軌道(價帶)直接激發(fā)躍遷到σ*反鍵分子軌道(導帶)上。導帶較高的能量賦予光電子強還原性(-2.34V vs. NHE, pH7),可耦合質子直接還原CO2(-1.90Vvs. NHE)形成HCOOH(圖1B)。同時,自然硫環(huán)狀S8分子結構可發(fā)生光致斷鍵,產生的表面活性硫自由基促成CO2在礦物表面的化學吸附與電子傳遞(圖1C)。該研究根據自然硫礦物含量、早期地球陸地熱泉占比、紫外線穿透深度等參數評估了這一反應模型在早期有機物形成與積累中的貢獻。結果顯示,若要達到與傳統模型(閃電和隕石撞擊等成因)相當的有機物年積累量(109-1010 kg),僅需要10 μM的自然硫懸浮于占地球表面1%的陸地熱泉10 cm厚的表層透光層內即可(圖1D)。
 
  自然硫作為火山地質作用產物,在火山活動較為劇烈、陸地熱泉較為普遍的地球早期,自然硫光催化還原原始大氣二氧化碳合成生命起源基礎物質的數量應十分可觀。自然硫是目前所發(fā)現的具有高光電子能量的半導體礦物,還可高效、溫和地促進其它生命基礎物質分子的合成轉化,體現了地表天然半導體礦物轉化太陽能促進地球生命起源與進化的巨大作用,也為尋找或探測地外行星生命物質和生命信號提供了新線索。
關鍵詞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新材料之王”助力低空經濟騰飛

    如今再提到石墨烯這個詞,大家應該已經不在陌生。作為科創(chuàng)板的常客,石墨烯憑借其極薄的厚度、出色的強度、優(yōu)異的導電導熱性以及良好的透光...
    2025-02-10 14:09:04
  • 鼓勵儀器企業(yè)開發(fā)新材料高通量裝備!北京發(fā)布三年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提出,鼓勵儀器設備企業(yè)開發(fā)新材料高通量裝備,培育一批智能裝備提供商和系統集成商。通過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新技術新產...
    2025-02-10 10:21:03
  • 多元素分析儀中標結果公告

    項目名稱:金陵石化研發(fā)中心購置多元素分析儀1臺,項目編號:0712-244022403132/02,招標范圍:多元素分析儀1臺,招...
    2025-01-22 11:13:58
  • 得益于自然啟發(fā) 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仿生學是一門綜合了生物學、工程學、物理學等多個學科的科學領域,其雛形是人類文明早期從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及自然現象中學習的過程。
    2025-01-17 17:11:05
  • 2025年1月1日起實施!江蘇力推重大技術裝備和新材料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江蘇省人民政府發(fā)布《關于加快首臺(套)裝備首批次新材料和首版次軟件研發(fā)應用的政策舉措》,旨在進一步推動重大技術裝備和新材料產業(yè)高質...
    2024-12-26 10:42:53
  • 我國首套聚丙烯基彈性體中試裝置成功投用

    北京化工研究院天津科學試驗基地建設的聚丙烯基彈性體(PBE)中試裝置順利投用。
    2024-12-23 09:51:13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