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首頁>資訊中心>本站速遞>正文

保障食品安全,保護生態(tài)健康——海光儀器為您保駕護航

2021年08月16日 10:32:39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5260

北京海光儀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光儀器)是一家主要從事分析儀器研發(fā)。制造和銷售的公司,是中國光譜分析儀的制造廠商。連續(xù)十三年被沒媒體評為“影響力國內儀器廠商”的稱號。海光儀器生產的熒光光度計、液相色譜-原子熒光聯(lián)用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石墨消解機器人等廣泛的應用于食品醫(yī)藥、環(huán)境監(jiān)測、檢驗檢疫、科研等領域。

  【化工儀器網 本站速遞】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于科學儀器行業(yè)的發(fā)展越來越重視以及新材料、節(jié)能環(huán)保、生物醫(yī)藥等新興領域的迅速發(fā)展,分析儀器行業(yè)的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拓寬,廣泛應用于環(huán)境監(jiān)測、食品檢測以及醫(yī)藥的研發(fā)和檢測中。分析儀器是科學研發(fā)的必需品,在如今這個比拼科技實力的年代,全球對于科學儀器的需求都在不斷增長,中國也不例外,未來國家對于科學行業(yè)的支持將持續(xù)增長。
 

       北京海光儀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光儀器)是一家主要從事分析儀器研發(fā)、制造和銷售的公司,是中國光譜分析儀的制造廠商。連續(xù)十三年被媒體評為“影響力國內儀器廠商”的稱號。海光儀器生產的熒光光度計、液相色譜-原子熒光聯(lián)用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石墨消解機器人等廣泛的應用于食品醫(yī)藥、環(huán)境監(jiān)測、檢驗檢疫、科研等領域。
 
  產品介紹
 
  HGF-V系列原子熒光光度計是海光公司推出的AFS4.0時代高性能原子熒光光度計,該產品集40多項全新核心技術于一體。采用高可靠性、高度智能化、高度自動化、免維護的人機交互設計,解決了傳統(tǒng)原子熒光的痛點問題,在食品、環(huán)境、疾控、地質等領域樣品檢測中具有良好的應用。
 
  HGA-100直接進樣測汞儀是符合通行汞檢測方法(EPA-7473)及適應國內環(huán)保檢測方法發(fā)展要求的測汞設備,可以對樣品中有毒重金屬元素汞的含量進行免化學消解前處理的儀器。 適用于環(huán)境保護、食品安全、疾病控制、醫(yī)藥醫(yī)療、農業(yè)、地礦、冶金、煤炭、石化、化妝品、土壤、城市排水、教學研究等領域樣品中的汞的含量測定。
 
關鍵詞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汕頭市科技成果“先用后轉”實施方案

    廣東汕頭印發(fā)《汕頭市科技成果“先用后轉”實施方案》,旨在積極探索科技成果轉化新模式,深化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破解“不敢轉、不想轉...
    2025-10-31 17:08:11
  • 環(huán)線4197千米 我國最大750千伏超高壓環(huán)網工程正式投運

    ?10月30日,位于且末縣的且末750千伏變電站成功帶電運行,這意味著歷經15年建設的新疆環(huán)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輸變電工程正式投運...
    2025-10-31 15:35:29
  • 67項審查標準!浙江進一步規(guī)范招投標領域公平競爭審查工作

    浙江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等十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浙江省招標投標領域公平競爭審查細則》,規(guī)定了七個方向46項審查標準,以及21種限制情形。
    2025-10-31 15:28:37
  • 預算140萬元 華東理工大學采購二維高效液相色譜儀

    華東理工大學采購液相色譜儀預算金額為140萬元,項目編號為1297-2545100867S6(S2025102909)。
    2025-10-31 15:01:35
  • 11月1日起將實施一批國家標準

    11月1日起將實施一批國家標準。
    2025-10-31 14:40:16
  • 基金委生命科學部2025年度專項項目申請指南發(fā)布

    日前,生命科學部公開發(fā)布2025年度專項項目(科技活動項目)申請的通告,并發(fā)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科學部2025年度專項項...
    2025-10-31 13:30:16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紅外熱成像技術在油氣化工領域氣體檢漏應用當中的前沿進展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