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首頁>資訊中心>時事熱點>正文

首屆“良渚論壇”開幕,轉動古今對話的“鑰匙”
2023年12月05日 08:58:12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3598

12月3日,首屆“良渚論壇”浙江省杭州市開幕,一起來看看吧

  【化工儀器網 時事熱點】12月3日,首屆“良渚論壇”主題為“踐行全球文明倡議,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當日在浙江省杭州市開幕。300多位中外嘉賓聚會良渚遺址,文明交流成為對話的主旋律。
 
  在首屆“良渚論壇”開幕前,80多位外國藝術家從良渚古城出發(fā),參加“藝匯絲路”訪華采風,途經西湖、大運河、南潯、余村、蘭亭、魯迅故居等地,深度領略了中國歷史、文化、藝術的多樣性和豐富性。隨后,他們開展創(chuàng)作,在本屆“良渚論壇”的藝術家分論壇上進行了深度交流。
 
良渚論壇
 
  良渚文化是距今5300—4000年前后環(huán)錢塘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于1936年首先發(fā)現于浙江良渚,中心地區(qū)為錢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遺址總面積約34平方公里。良渚遺址是人類早期文化遺址之一,實證中華五千年人類文化史,標志著中華五千年文化史得到國際社會認可。
 
  “良渚論壇”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關心指導下舉辦的,意義深遠。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首屆“良渚論壇”正是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之一。在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舉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文明對話,將更好推進不同文化互學互鑒,促進世界文明美美與共。
 
  良渚文化的發(fā)現,為世界提供了一個了解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良渚文化的出現和發(fā)展,展示了古代中國在城市規(guī)劃、建筑技術、社會制度等方面的高度成就。這些成就不僅為世界各國提供了借鑒和學習的范例,還為推動世界文明交流與互鑒提供了有力支撐。
 
  “看五千年中國來良渚”,在鮮花與芳草圍繞間,追尋5000年前中華先民的文明足跡。申遺成功四年以來,良渚古城遺址及其所代表的價值逐漸被世人所了解。此次舉辦“良渚論壇”則是做好良渚申遺“后半篇文章”的重要舉措,彰顯了中國以開放、平等的姿態(tài)與世界對話的大國擔當。
 
  資料來源:新華社、潮新聞
關鍵詞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大消息!美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

    近日,美國簽署行政令,對所有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將在現有關稅基礎上加征10%的關稅。
    2025-02-05 10:00:10
  • 聚焦“六大”行動 江蘇省大力推動制造業(yè)智能化改造

    江蘇省人民政府發(fā)布三年行動計劃,其中提出到2027年底,培育優(yōu)秀工業(yè)軟件企業(yè)100家,推廣優(yōu)秀工業(yè)軟件產品和解決方案、首版次軟件產...
    2025-01-27 10:20:00
  • 靈感源于人體蛋白質:人工電機模仿“驅動生命”的自然機制

    近年來,科學家們從人體蛋白質中汲取靈感,開發(fā)出一種新型的人工電機,這種電機不僅能夠高效運轉,還能模仿生命體內驅動各種生物過程的自然...
    2025-01-24 15:59:59
  • 《國家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jiān)測機構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解讀

    為進一步加強國家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jiān)測體系的建設和管理,確保糧食質量安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近期發(fā)布了《國家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jiān)測機...
    2025-01-24 15:27:34
  • 重慶出臺35條“硬核舉措”,真金白銀支持制造業(yè)穩(wěn)增長、促轉型

    近日,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聯合重慶市財政局,發(fā)布了35條具體而有力的政策措施,旨在全面支持制造業(yè)的穩(wěn)增長、促轉型和提能級。
    2025-01-24 15:11:17
  • 2024年度新培育國家層面綠色工廠達1382家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MIIT)近日公布了2024年度綠色制造名單,新培育國家層面的綠色工廠數量達到了1382家,這標志著中國在推進綠色...
    2025-01-24 14:52:59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