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基實業(yè)有限公司
中級會員 | 第15年

18017270358

當前位置:首頁   >>   資料下載   >>   金葡菌毒素相關基因

金葡菌毒素相關基因

時間:2012-5-3閱讀:1273
分享:
  • 提供商

    上海一基實業(yè)有限公司
  • 資料大小

    38.6KB
  • 資料圖片

    查看
  • 下載次數(shù)

    344次
  • 資料類型

    JPG 圖片
  • 瀏覽次數(shù)

    1273次
點擊免費下載該資料

金葡菌的致病力強弱主要取決于三類毒力因子:產(chǎn)生的毒素、侵襲性酶和其他結(jié)構成分。a.毒素:腸毒素(staphyloccoccla enterotoxin,SE)、,毒性休克綜合征毒素-l(toxic shock syndrome toxin 1,tsst-1)、表皮剝落毒素(exfoliative toxins,eta-b)、溶血毒素(staphylolysin)及殺白細胞素(1eukoeidin)等。L侵襲性酶:血漿凝固酶(coagulase)、耐熱脫氧核糖核酸酶(heat stable nuclease)、纖維蛋白溶解酶(fibrinolysin)、透明質(zhì)酸酶(hyalurouidase)等。c.其他:黏附素、莢膜、胞壁肽聚糖等。由于金葡菌的致病性主要與其產(chǎn)生的各種毒素有關,因此關于各種毒素的基因檢測一直以來都是研究的熱點。

a.腸毒素基因。腸毒素是金葡菌產(chǎn)生的一種耐熱的外毒素,是其主要致病因素,有報告表明近50%的金葡菌菌株在實驗室條件下能產(chǎn)生腸毒素,并且一個菌株能產(chǎn)生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腸毒素,現(xiàn)已鑒定出的腸毒素有A型、B型、C1~C3型、D型、E型、G型、H型、I型、J型11種。一般來說,食物中毒時毒素A型、D型常見,B型、C型次之,涉及到E型毒素的發(fā)生率zui低,各腸毒素毒力不一,A型毒素毒力較強,D型較弱。對腸毒素的檢測方法主要包括經(jīng)典的免疫學試驗、動物試驗等,當然也有一些其他的現(xiàn)代方法,如向四海等通過表面等離子體技術檢測了腸毒素B。鑒于傳統(tǒng)方法的低靈敏性、低專一性, 目前的檢測手段已越來越趨向于分子生物學方法,針對特異性產(chǎn)毒素基因,如傳統(tǒng)的SEA、SEB、SEC、SED基因及新發(fā)現(xiàn)的腸毒素基因SEI、SEJ等進行PCR及探針檢測,這也是當前分子生物學用于檢測致病性金葡菌zui常用的手段。多數(shù)產(chǎn)腸毒素的基因位于染色體上,且一般至少有兩個基因位點;少數(shù)由質(zhì)??刂疲彝ǔEc耐藥性基因處于相同質(zhì)粒中,如SED基因位于27.6kb的質(zhì)粒PIB485上,用EB消除PIB485時,菌株的耐甲氧西林性狀隨之消失;SEB基因亦與青霉素抗性質(zhì)粒相關,80%的青霉素抗性菌株可產(chǎn)生SEB。針對腸毒素不同基因的PCR檢測已有大量報道,這里不再贅述。

b.毒性休克綜合征毒素-1(toxicshock syndrome toxinl,tsst-1)。由噬菌體I群金黃色葡萄球菌產(chǎn)生的一類蛋白質(zhì),可引起機體多個器官系統(tǒng)的功能紊亂或毒性休克綜合征(TSS)。zui早發(fā)現(xiàn)于1987年,稱為腸毒素F或熱源性外毒素(PEC),后統(tǒng)稱為TSST-1,該毒素在美國的病死率為13%。編碼TSST-1的基因位于染色體上,TSST-1的蛋白質(zhì)密碼序列長度為585個堿基對(194個氨基酸),據(jù)此推測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2049。K.Becker等在對429株臨床分離金葡菌進行的PCR-DEIA(PCR-DNA enzyme immunoassays)的檢測中,發(fā)現(xiàn)有約20%的菌株可擴增出tsst-1基因。

c.表皮剝落毒素(exfoliative toxin,et)。由噬菌體Ⅱ型金葡菌產(chǎn)生的一種外毒素,分為A、B兩型,可引起人的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staphylococcus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常見于新生兒,病死率20%。其中eta為染色體編碼,etB基因則位于27X106u的質(zhì)粒上。K.Becker等在對429株臨床的分離金葡菌進行的PCR-DEIA(PCR-DNAenzymeimrnunoassays)檢測中,成功擴增出ec基因,同時表明只有少數(shù)菌株具有產(chǎn)該毒素能力;Y.Hayakawa等對臨床乳房炎金葡菌分離株的eta基因及其調(diào)控基因(accessorygeneregulator,agr)進行了PCR擴增,發(fā)現(xiàn)其與人源分離株eta基因僅在ORF上游區(qū)存在三個堿基的差異;此外,盡管在32個位點存在差異,人源分離株etaORF上游120bp處的ORF 0-4)也在乳源菌株中被發(fā)現(xiàn),表現(xiàn)出了一定的保守性。

會員登錄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

請輸驗證碼

收藏該商鋪

X
該信息已收藏!
標簽: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個,單個標簽最多10個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回復您~
撥打電話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