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產(chǎn)品關鍵字:
郵編:226681
聯(lián)系人:李經(jīng)理
電話:13776990711/15962767206
傳真:0513-88486829
手機:13776990711/15962767206
留言:發(fā)送留言
個性化:www.jsnthky.com
網(wǎng)址:www.jsnthky.com
商鋪:http://m.true-witness.com/st210918/
石油測井儀器外殼加工工藝改進
點擊次數(shù):2784 發(fā)布時間:2014-1-11
測井儀器外殼是石油測井儀器部件的保護殼,是測井儀器下井的承壓部件,所以保證其加工質量是至關重要的。結合以前儀器外殼加工過程中出現(xiàn)的壁厚偏差問題,分析加工過程中可能導致產(chǎn)品出現(xiàn)壁厚偏差的原因,提出改進加工工藝,保證儀器外殼符合要求。
一測井儀器外殼加工過程中出現(xiàn)壁厚偏差原因分析
測井儀器外殼在加工過程中出現(xiàn)壁厚偏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原材料外圓和內孔的圓度、同心度及直線度偏差較大,影響了鏜孔時的定位基準;
2、鏜孔時裝夾基準面和材料端面不垂直,造成鏜孔時鏜刀走偏;
3、加工過程中由于高速旋轉產(chǎn)生的離心力;
4、車削時材料內部存在的內應力得不到釋放,造成外殼本身變形;
5、加工過程中存在的熱變形不易控制,從而影響加工質量。
二新改進加工工藝
針對加工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儀器外殼壁厚偏差原因,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
1、下料時留足加工余
外殼在下料時,每件留余量12~14MM,保證在平完端面后為鏜孔試刀預留足夠余量。鏜床試刀長度一般為3~5MM,經(jīng)試刀后可以保證鏜孔時內孔符合尺寸要求。
2、鏜孔前車原材料外圓,齊端面
原材料下料校直后,將外圓車圓,保證原材料外圓的圓度和直線度,提高鏜床裝夾時定位基準的精度,為提高鏜孔精度奠定基礎。
外圓車圓后,以外圓定位將原材料的兩個端面車平,保證外殼軸線與端面的垂直度,減少鏜孔時鏜刀偏移量。
3、在鏜孔過程中,增加一次定位基準校正
外殼在進行半精鏜前,以內孔為基準車外圓。車圓后以外圓為基準,重新車平外殼兩端面,保證外圓與端面垂直、內孔與外圓的同軸度,然后再進行半精鏜和精鏜。
4、嚴格控制半精鏜、精鏜時切削深度
在外殼粗鏜至5MM余量時,對外殼壁厚差進行檢測,檢測合格后開始半精鏜。半精鏜每刀切削深度為1.5MM,精鏜必須在半精鏜zui后一刀后不改變定位基準前提下進行,根據(jù)剩余尺寸余量鏜至內孔尺寸,精鏜切削深度為0.4~0.6MM。通過對切削深度的控制,減小切削阻力,提高內孔加工精度。
5、改變外圓加工裝夾方式
原加工方法是采用兩端*頂外殼內孔,在加工外圓過程中,內應力得不到釋放,造成外殼變形。改為前端撐內孔,且外殼端面和卡盤端面留有間隙,尾端*頂內孔,讓應力得以釋放。
6、中心架位置安裝自制工裝
增加中心架并安裝自制工裝,增加中間支撐的穩(wěn)定性,減小車削時外殼的變形量和沖擊力,保證外殼加工質量。
7、在中心架位置增加冷卻裝置
由于外殼在車削過程中高速旋轉,外殼與工裝之間存在相互摩擦,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導至外殼發(fā)生熱變形,影響外殼加工精度。在中心架位置增加冷卻裝置后,降低了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減小了由于熱變形對加工質量產(chǎn)生的影響。
8、控制外圓加工切削量
在車削儀器外殼時,每刀切削深度不大于2.5MM,車削完后檢測壁厚偏差。如果壁厚差較大,及時進行調整。通過對切削量的控制,減小了車削產(chǎn)生的形變,避免外殼壁厚產(chǎn)生偏差。
通過加工工藝的改進,目前生產(chǎn)的測井儀器外殼可以滿足壁厚差要求,壁厚差全部控制在≤0.4MM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