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寶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級會員·6年

聯(lián)系電話

13391038817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首頁> 技術文章
中級會員·6年
聯(lián)人:
蔣先生
話:
機:
13391038817
址:
上海市嘉定區(qū)新源路155弄
化:
www.shjsbio.com
址:
www.shjsbio.com

掃一掃訪問手機商鋪

  • 純化抗體的儲存

    純化的抗體可通過不同的途徑獲取,就本書中描述的大多數情況而言,這些抗體可通過下述方法制備或從商家購買。從商家購買的抗體,通常附有正確的儲存方法。1.經純化制備的抗體在常用的緩沖液中是穩(wěn)定的。其DH應保持在中性左右。如果pH在7-8之間,即使保存多年,對抗體也無損害。多數情況下,鹽濃度適于保持在0~150mmol/L之間,但在長期存放的抗體中,鹽溶液濃度高達500mmol/L時,對抗體可能有損害。如果沒有其他說明.律議用PBS或50mmol/LTris(DH8.0)溶液長期存放抗體。2.如果沒有特
  • 利用抗原柱純化抗體的常見問題

    免疫親和純化技術常用于從多克隆抗體樣本中純化抗原特異性抗體。在這個過程中,純抗原共價結合于固相支持物上,多克隆混合抗體中的那些對該抗原特異的抗體能和它結合。經過沖洗,將未結合的抗體除去,然后再將特異性抗體洗脫。這種方法不適用于單抗,因為它們與抗原結合的活性相同。免疫親和純化技術常用于下面兩種情況。*種情況是抗肽抗體的制備。在制備抗肽抗體的過程中,要將抗肽抗體所針對的合成肽結合到載體蛋白上,以產生有效的免疫原性。針對肽—載體復合物的多克隆抗體產生后,通常并不能直接使用,而要從血清的大量混合抗體中分
  • 酶聯(lián)法檢測血吸蟲抗體

    [檢測方法]ELISA法[方法學原理]將血吸蟲可溶性抗原與固相載體聯(lián)結形成固相抗原,加待檢血清,如血清中有特異性抗體則與固相抗原相結合,形成固相抗原抗體復合物;再加HRP標羊抗人IgG抗體,形成固相抗原—抗體—羊抗人IgG酶標記抗體復合物,在此基礎上加酶底物顯色,顏色深度與抗體含量成正比。[標本準備]不抗凝靜脈血2ml[試劑]1.日本分體血吸蟲可溶性抗原2.HRP標記羊抗人IgG3.0.05mmol/LpH9.6碳酸鹽緩沖液4.稀釋液和洗滌液5.酶底物液6.2mol/LH2504溶液7.正常人(
  • 間接熒光抗體染色法檢測瘧疾

    瘧疾(malaria)是瘧原蟲經按蚊叮咬傳播的傳染病,臨床上以間歇性寒戰(zhàn)、高熱、大汗和脾大、貧血等為特征,惡性瘧疾能引起兇險發(fā)作。常見檢測方法為間接熒光抗體染色法檢測瘧原蟲抗體。[檢測方法][方法學原理]抗原片上加患者血清,若血清中含有瘧原蟲抗體,即可與抗原結合成相應的抗原抗體復合物,此復合物再與熒光標記抗人IgG抗體結合,zui后通過熒光顯微鏡觀察熒光反應。[試劑]1.0.01mol/LpH7.6PBS2.熒光標記抗人IgG抗體3.陰性對照、陽性對照血清4.抗原片[檢測步驟]1.用鉛筆將抗原片
  • 組織培養(yǎng)細胞的裂解

    對于組織培養(yǎng)中生長的細胞,zui有效的裂解方法是用去污劑進行處理。雖然有多種去污劑可用于裂解細胞,但zui常用的是TritonX—100或NP—40等非離子型去污劑。非離子型去污劑能溶解胞質和細胞膜,破壞分子間許多微弱的結合鍵,并能溶解大部分經常研究的蛋白質抗原,但對于大分子多聚抗原則無效,在大多數情況下該抗原也是難以研究的。濃度介于0.1%~1%的去污劑即可滿足幾乎所有溶解需求。非離子型去污劑裂解液一般補充等離子濃度的鹽和接近中性的pH。在某些情況下,需要較劇烈的抽提條件以釋出所研究的抗原或除
  • 利用玻璃微珠裂解酵母細胞

    裂解酵母菌的方法是將玻璃微珠和菌細胞一起渦旋振蕩進行機械破碎。此法充分利用玻璃微珠的快速轉動撞擊酵母菌從而機械破碎裂解酵母細胞。由此可見,這是一種強有力的裂解方法,但在裂解過程中又傳輸大量的能量,導致樣本的變性。因此,和哺乳動物細胞的研究比較,酵母菌的免疫沉淀試驗并不是一個好的方法,特別是研究蛋白質的性質和結構時,該方法是不可取的。1.準備工作由于免疫沉淀有多個步驟,且包括數小時孵育,因此在實驗開始前必須安排好時間,注意適當利用過夜孵育的間隙。這將有助于決定何時開始裂解細胞。同時應注意,酵母菌免
  • 病毒性腦炎實驗室診斷與結果分析

    目前,我國流行的主要是乙型腦炎和森林腦炎。而在世界各地還有不同類型的病毒性腦炎流行,其病原體為各種不同的蟲媒病毒,如屬于A組病毒的東方馬腦炎、西方馬腦炎;屬于B組病毒的圣路易腦炎、波瓦生腦炎、蘇格蘭腦炎等。波瓦生腦炎波瓦生腦炎是由波瓦生腦炎病毒引起的,經蜱傳播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潛伏期7—14d。起病急,持續(xù)高熱、頭痛,隨之出現(xiàn)中樞神經癥狀及腦膜刺激征,部分病例出現(xiàn)肢體強直或偏癱。病死率高達50%,發(fā)病以兒童多見。本病分布于加拿大、美國和北歐,多發(fā)生于夏秋季,其診斷主要依賴于血清
  • 病毒性出血熱實驗室診斷與結果分析

    病毒性出血熱(viralhemorrhagicfever,VHF)是指由多種RNA病毒引起,經嚙齒動物或節(jié)肢動物傳播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微血管損害和滲透性增加為本組疾病的基本病變,肝、心、腦、腎等器官也可受累,發(fā)熱、肌痛、出血為臨床特征。不同病種間病死率差異很大。[病因學]引起病毒性出血熱的是多種RNA病毒,其中腎綜合征出血熱和漢坦病毒肺綜合征由漢坦病毒屬病毒引起;立夫特山谷熱由白蛉熱病毒屬病毒引起;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由納羅病毒屬病毒引起;拉沙熱、阿根廷出血熱和玻利維亞出血熱由沙粒病毒屬病毒引起
15161718192021共30頁,234條記錄 跳轉

會員登錄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收藏該商鋪

X
該信息已收藏!
標簽: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個,單個標簽最多10個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回復您~
產品對比 二維碼 在線交流

掃一掃訪問手機商鋪

對比框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