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tài)
端粒長度影響癌細胞的分化
閱讀:113 發(fā)布時間:2016-6-7 ELISA試劑盒癌癥研究基金會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促使端粒延長可促進癌細胞的體外分化,這可能降低了癌癥的惡性程度。該研究成果于近期發(fā)表在《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雜志上。
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細胞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復合體,它與端粒結(jié)合蛋白一起構(gòu)成了特殊的“帽子”結(jié)構(gòu),能夠維持染色體的完整。它保護染色體不被核酸酶降解,防止染色體相互融合,并解決DNA復制的末端隱縮,保證染色體的*復制。若沒有端粒,染色體將隨著細胞分裂和復制而逐步喪失遺傳信息。
癌細胞的特征之一是擁有無限的增殖潛力。這一能力或與端粒的維持有關。令人不解的是,盡管大多數(shù)癌細胞激活端粒酶,但與健康的細胞相似,癌細胞的端粒仍然較短。文章的通訊作者Hiroyuki Seimiya談道:“癌細胞可能通過維持較短的端粒而維持其未分化狀態(tài)。
在這項研究中,癌細胞端粒的被迫延長抑制了一些基因和蛋白,而它們似乎與腫瘤惡性程度有關。研究人員延長了人前列腺癌細胞的端粒。由此產(chǎn)生的細胞有著長的端粒,并保留了在裸鼠體內(nèi)形成腫瘤的能力。讓人驚訝的是,這些腫瘤表現(xiàn)出許多腺管樣的結(jié)構(gòu),且N-cadherin表達下降,讓人想到高度分化的腺癌。
基因表達譜分析表明,腫瘤形成伴隨著先天免疫系統(tǒng)相關基因的表達,這些基因與維持腫瘤細胞的未分化狀態(tài)和癌癥預后較差相關。在端粒延伸細胞所產(chǎn)生的腫瘤中,這些基因表達的上調(diào)未被觀察到。
根據(jù)這些結(jié)果,研究人員提出,端粒可通過控制基因表達而調(diào)節(jié)細胞的行為,但具體機制仍不清楚。Seimiya認為,這項研究有望帶來新型的癌癥療法。
之前一項發(fā)表于JNCI的研究表明,端粒長度與癌癥患者的生存期相關。通過對47102名丹麥個體的研究,作者發(fā)現(xiàn),端粒長度縮短與癌癥生存期縮短相關。校正多變量后,端粒短者癌癥早期死亡風險升高,但患癌風險未出現(xiàn)這一趨勢。
CTRB1 胰凝乳蛋白酶B抗體
CTRP2 補體C1q腫瘤壞死因子相關蛋白2抗體
CSTF3 細胞分化促進因子77抗體
CSTL1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樣蛋白1抗體
CTBS CTBS蛋白抗體
CSGALNACT1 硫酸軟骨素β1/β-1,4-GalNAc-T抗體
CSGLCAT 硫酸軟骨素聚合酶3抗體
Placental lactogen I+II 胎盤催乳素1/2抗體
CSK 酪氨酸激酶C-SRC抗體
phospho-CSK (Ser364) 磷酸化酪氨酸激酶C-SRC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