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將(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級會員 | 第6年

19901636028

土壤科學
土壤取樣 張力計 定鎖土壤探頭套件 土壤氣體蒸汽探頭套件 土壤氣體蒸汽取樣套件 土壤滲透自動測量儀 土壤蒸滲監(jiān)測系統(tǒng) 泥炭探測儀 一體式蒸滲儀站 全自動土壤磨篩機 土壤多參數(shù)廓線傳感器 便攜式鈣離子測量儀 電子比色計 完整版土壤檢測套件 土壤三參數(shù)測量儀 鉀離子測量儀 便攜式無線土壤多參數(shù)速測儀 土壤墑情自動監(jiān)測系統(tǒng) 手持式X射線熒光分析儀 小型蒸滲儀 土壤PF計 便攜式納離子Na+測定儀 土壤碳酸鈣測量儀 土壤氧氣傳感器 土壤熱特性分析儀 土壤蒸滲測量系統(tǒng) 大地電導率儀 土壤三相測定儀 15bar壓力膜儀 土壤動物分離漏斗 動物類 土壤水分溫度電導率 土壤污染調查設備 土壤氣體滲透性測試儀 土壤氣體采樣器 土壤硬度計 土壤元素分析儀 土壤溶液取樣器 地表徑流測量系統(tǒng) 人工降雨模擬器 非飽和導水率測量儀 土壤原位電導率儀 土壤比色卡 土壤水分特征曲線測定儀 土壤取樣器 土壤PH計 土壤團粒分析儀 土壤養(yǎng)分儀 土壤呼吸測量儀 土壤入滲儀 土壤水勢儀 土壤水分儀 土壤緊實度儀
植物科學
其他 洗根機 植物其他類儀器 樹木年輪分析系統(tǒng) 多光譜成像系統(tǒng) 植物二氧化碳測量系統(tǒng) 熱釋光測量儀 多功能植物效率儀 手持式葉綠素熒光測量儀 樹木微創(chuàng)注射技術 根系生長動態(tài)監(jiān)測系統(tǒng) 植物倒伏測試儀 根莖,水下植物生長測量傳感器 精靈多光譜無人機 農業(yè)光譜成像系統(tǒng) 開放式動態(tài)熒光成像系統(tǒng) 樹木電阻抗斷層成像儀 植物壓力室 密閉式植物熒光成像系統(tǒng) 物二氧化碳(CO2)分析系統(tǒng) 生態(tài)模擬控制系統(tǒng) 藻類CO2分析儀 變量施肥管理系統(tǒng) 葉綠素熒光儀 植物效率分析儀 植物水勢儀 彈性波樹木斷層畫像診斷儀 根系動態(tài)監(jiān)測系統(tǒng) 樹干周長變化傳感器 樹干直徑變化 植物熱脅迫性測量儀 多光譜相機 植物氧電極 植物生長箱 NDVI測量儀 植物葉面圖像分析系統(tǒng) 植物氮含量測量儀 昆蟲采樣器 EAG昆蟲觸角電位測量系統(tǒng) 樹木胸徑生長測量環(huán) 林分速測鏡 植物固氮儀 食品品質 自動洗根機 樹干截流記錄儀 植物表型成像系統(tǒng) 植物生理生態(tài)監(jiān)測系統(tǒng) 植物導水率測量儀 樹木年輪分析儀 樹木測徑儀 測高測距儀 木質檢測儀 光譜分析儀 植物葉面積分析儀 植物熒光測量儀 植物根系分析儀 樹木生長錐 植物葉綠素儀 植物水勢壓力室 植物氣孔計 植物光合作用測量系統(tǒng) 植物莖流測量系統(tǒng) 植物冠層分析儀
環(huán)境科學
雨滴譜 高精度CO? CH4 H?O氣體濃度分析儀 高精度N2O CH4 H2O氣體濃度分析儀 高精度CO2 CH4 CO H2O氣體濃度分析儀 高精度N2O CH4 CO2 NH3 H2O氣體濃度分析儀 高精度N?O CO氣體濃度分析儀 手持式六通道粒子計數(shù)器 日照輻射計 超聲波風速計 黑球溫度傳感器 輻照度傳感器 光柵光譜儀 CO2氣體監(jiān)測儀 無線風速風向監(jiān)測站 空氣質量監(jiān)測儀 光合有效輻射記錄儀 8通道藻類培養(yǎng)與監(jiān)測系統(tǒng) 一體式氣象多參數(shù)傳感器 水下溫度數(shù)據(jù)采集器 PM2.5和PM10懸浮顆粒物檢測儀 紅外二氧化碳分析儀 無線網(wǎng)絡監(jiān)測系統(tǒng) 藍牙記錄儀 植物生長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 顆粒物監(jiān)測儀 紫外輻射計 太陽能監(jiān)測傳感器 人工氣候箱 氧氣測量儀 風沙收集器 自動蒸發(fā)監(jiān)測系統(tǒng) 滑坡深部位移壓力流量觀測系統(tǒng) 白蟻探測儀 環(huán)境監(jiān)測系統(tǒng) 空氣自動監(jiān)測站 激光定位儀 樹干截流測量儀 二氧化碳測量儀 昆蟲動物類 負離子測試儀 自動記錄雨量計 環(huán)境氣體測量儀 風速風向測量儀 雪特性分析儀 蒸發(fā)量測量儀 光照輻射測量儀 溫濕度記錄儀 風蝕監(jiān)測系統(tǒng) 手持氣象儀 自動氣象站
水文科學
面源污染監(jiān)測系統(tǒng) 多參數(shù)水質檢測儀 便攜式聲納測深儀 水底淤泥采樣器 便攜式水下甲烷測量儀 微型水下溶解氧記錄儀 8參數(shù)離子分析儀 無線水下PH溫度記錄儀 雨滴測量儀 自記錄雨量溫度計 比色皿式手持浮游植物熒光儀 水中CO2測量系統(tǒng) 水質自動監(jiān)測系統(tǒng) 液體污染物取樣器 溫鹽深測量儀 便攜式pH 離子計 pH和溫度數(shù)據(jù)記錄儀 外置傳感器聲納測深儀 內置傳感器聲納測深儀 便攜式直讀式流速計 紫外分光光度計 水滴記錄儀 溶解氧傳感器 電導率測量計 懸浮物界面分析儀 濁度計 降水收集器 雨滴譜儀 油水界面計 ph測量 水位水質自動監(jiān)測站 水體采樣器 水位溫度記錄儀 水位記錄儀 流速流量測量儀 多參數(shù)水質測量儀
系統(tǒng)集成
無線多點聯(lián)網(wǎng)土壤二氧化碳監(jiān)測系統(tǒng) 耕地質量自動監(jiān)測系統(tǒng) 多點掃描降雪傳感器 土壤水分溫度電容率電導率傳感器 多光譜物候觀測系統(tǒng) 開路紅外氣體分析儀 外氣體分析儀 熱通量傳感器 流速流量監(jiān)測系統(tǒng) 自動氣象測量系統(tǒng) 氣泡水位傳感器 多用途氣象站 公路氣象站 溫度相對濕度傳感器 三維超聲風速儀 光伏污損指數(shù)測量系統(tǒng) 太陽能輻射監(jiān)測系統(tǒng) 船載自動氣象站 小型直徑生長測量傳感器 感應式電導率傳感器 社區(qū)氣象服務系統(tǒng) 草原防火預警監(jiān)測系統(tǒng) 霜凍傳感器 雪水當量傳感器 土壤剖面呼吸梯度觀測系統(tǒng)- 總輻射傳感器 環(huán)形氧化還原電位傳感器 凈輻射傳感器 水果,蔬菜生長測量傳感器 陸地風能評估測量系統(tǒng) 大氣顆粒物監(jiān)測站 開路渦動(渦動協(xié)方差)通量觀測系統(tǒng) 植物莖流監(jiān)測系統(tǒng) 波文比監(jiān)測系統(tǒng) 生態(tài)氣象站 數(shù)字攝像頭 植物根直徑生長變化傳感器 點將科技物聯(lián)網(wǎng)平臺 森林防火預警監(jiān)測系統(tǒng) 蒸發(fā)站 農田面源污染綜合監(jiān)測系統(tǒng) 風蝕觀測系統(tǒng) 葉芽溫度傳感器 葉面空氣溫度差傳感器 風蝕傳感器 蒸滲測量系統(tǒng) 數(shù)據(jù)采集器 其他系統(tǒng) 梯度氣象監(jiān)測
現(xiàn)代農業(yè)
動物科學
科學軟件
氣象科學

如何測量葉面積指數(shù)

時間:2025/8/22閱讀:350
分享:

葉面積指數(shù)是一個單一的數(shù)值 —— 它是某一特定時間對冠層所做的統(tǒng)計快照。但這一個數(shù)值卻能帶來深刻的見解。

為什么要測量葉面積指數(shù)?

葉面積指數(shù)(LAI)是描述植物冠層結構較廣泛使用的測量指標之一。葉面積指數(shù)對于理解冠層功能也很有用,因為生物圈與大氣之間的許多物質和能量交換都發(fā)生在葉片表面。出于這些原因,葉面積指數(shù)通常是生物地球化學、水文和生態(tài)模型中使用的關鍵生物物理變量。葉面積指數(shù)還常被用作衡量從樣地到全球不同空間尺度上作物和森林生長及生產力的指標。

什么是葉面積指數(shù)(LAI)?

葉面積指數(shù)(LAI)量化了冠層中葉片物質的數(shù)量。根據(jù)定義,它是單側葉面積與單位地面面積的比率。葉面積指數(shù)是無單位的,因為它是面積的比值。例如,葉面積指數(shù)為 1 的冠層,其葉面積與地面面積之比為 1:1(圖 1a);葉面積指數(shù)為 3 的冠層,其葉面積與地面面積之比為 3:1

葉面積指數(shù)

圖 1. 植物冠層概念圖,其中(a)= 1,(b)= 3

如何測量葉面積指數(shù)?

測量葉面積指數(shù)沒有更好的方法。每種方法都有其優(yōu)缺點。您選擇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您的研究目標。需要單一葉面積指數(shù)估計值的研究人員可能會使用與監(jiān)測葉面積指數(shù)隨時間變化的研究人員不同的方法。例如,草原研究人員可能偏好與林業(yè)研究人員不同的方法。


直接測量

傳統(tǒng)上,研究人員通過從樣地中收獲所有葉片并費力地測量每片葉片的面積來測量葉面積指數(shù)。平板掃描儀等現(xiàn)代設備使這一過程更高效,但它仍然是勞動密集型、耗時且具有破壞性的。在高大的森林冠層中,這種方法甚至可能不可行。然而,由于每片葉片都經(jīng)過實際測量,它仍然是計算葉面積指數(shù)較為準確的方法。凋落物收集器是另一種直接測量葉面積指數(shù)的方法,但它在常綠冠層中效果不佳,只能捕獲從植物上衰老并脫落的葉片信息。

間接測量

幾十年前,冠層研究人員開始尋找測量葉面積指數(shù)的新方法,既要節(jié)省時間,又要避免破壞他們試圖測量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這些間接方法通過測量相關變量(如透過冠層或被冠層反射的光量)來推斷葉面積指數(shù)。

半球攝影法

半球攝影法是較早用于間接估計葉面積指數(shù)的方法之一。研究人員使用魚眼鏡頭從地面拍攝冠層。最初,照片由研究人員自己分析;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研究人員使用專門的軟件來分析圖像,區(qū)分有植被和無植被的像素。


葉面積指數(shù)

圖 2. 使用數(shù)字相機魚眼鏡頭拍攝的混合落葉林半球照片


優(yōu)勢:半球攝影法有明顯的優(yōu)勢。首先,它提供的不僅僅是葉面積指數(shù)測量值,還可以提供冠層測量值,如間隙分數(shù)、太陽光斑出現(xiàn)時間和持續(xù)時間以及其他冠層結構指標。其次,冠層圖像可以存檔,以便在方法改變和軟件程序改進時供以后使用或重新分析。


局限性:然而,半球攝影法也有缺點。盡管現(xiàn)在圖像是數(shù)字化處理的,但用戶的主觀性仍然是一個重要問題。用戶必須選擇區(qū)分天空像素和植被像素的圖像亮度閾值,這導致不同用戶或使用不同圖像分析算法時,葉面積指數(shù)值會有所不同。


半球攝影法仍然很耗時。在野外獲取高質量圖像需要時間,在實驗室分析圖像也需要更多時間。此外,拍攝照片時天空條件必須是均勻陰天。對于小麥和玉米等矮冠層,半球攝影法效果不佳,因為相機機身、鏡頭和三腳架可能無法都安裝在冠層下方。


注意:對于某些用戶,測量光合有效輻射(PAR)的儀器提供了一種捷徑。一些型號使用葉面積指數(shù)值來估計光合有效輻射。在這種情況下,光合有效輻射儀器可用于直接估計冠層下方的光合有效輻射水平,從而提高模型的準確性。


輻射透射法
一些市售儀器,包括  LP-80 冠層分析儀,為半球攝影法提供了替代方案。它們利用植物冠層透射的光能來估計葉面積指數(shù)。其原理相當簡單:茂密的冠層比稀疏的冠層吸收更多的光。這意味著葉面積指數(shù)和光截獲之間必然存在某種關系。比爾定律為這種關系提供了理論基礎。在環(huán)境生物物理學中,比爾定律的表達式為:

圖片關鍵詞

其中,PARt 是在近地面處測量的透射光合有效輻射(PAR),PARi 是冠層頂部的入射光合有效輻射,z 是光子穿過某種衰減介質的路徑長度,k 是消光系數(shù)。就植被冠層而言,z 與葉面積指數(shù)有關,因為葉片是光子衰減的介質??梢钥闯觯绻覀冎?k 并測量 PARt 和 PARi,就有可能通過反轉方程 1 來計算 z,作為葉面積指數(shù)的估計值。這種方法通常被稱為光合有效輻射反演技術。比爾定律是利用入射和透射光合有效輻射測量值估計葉面積指數(shù)的基礎。

優(yōu)勢:光合有效輻射反演技術具有非破壞性,這是一個明顯但重要的優(yōu)勢,它允許對冠層進行廣泛且重復的采樣。光合有效輻射反演技術之所以有吸引力,還因為它在輻射傳輸理論和生物物理學方面有堅實的基礎,并且適用于各種冠層類型。出于這些原因,光合有效輻射反演技術目前是一種標準且被廣泛接受的方法。


除了 LP-80 冠層分析儀等手持儀器外,標準光合有效輻射傳感器(也稱為量子傳感器)也可用于測量光合有效輻射反演模型的透射輻射。與專用的手持葉面積指數(shù)儀器相比,使用光合有效輻射傳感器的優(yōu)勢在于,光合有效輻射傳感器可以留在野外,持續(xù)測量光合有效輻射透射率的變化。當研究冠層葉面積指數(shù)的快速變化,或者無法足夠頻繁地訪問野外站點以使用手持儀器捕捉葉面積指數(shù)的時間變異性時,這可能很有用。


局限性:光合有效輻射反演技術有一些局限性。它需要在相同或非常相似的光照條件下測量透射(冠層下方)和入射(冠層上方)光合有效輻射。在非常高大的森林冠層中,這可能具有挑戰(zhàn)性,盡管可以在大的冠層間隙或空曠區(qū)域進行入射光合有效輻射測量。此外,在極其茂密的冠層中,光合有效輻射的吸收,導致冠層底部可測量的透射光很少。這使得當葉面積指數(shù)非常高時,難以區(qū)分葉面積指數(shù)的變化或差異。最后,通過透射光合有效輻射測量獲得的葉面積指數(shù)估計值可能會受到葉子聚集的影響 。通常,可以通過收集大量空間分布的透射光合有效輻射樣本來減輕與聚集相關的葉面積指數(shù)估計誤差。


輻射反射法
另一種估計葉面積指數(shù)的方法使用反射光而非透射光。從健康綠色植被反射的輻射具有特殊的光譜(圖 3)。事實上,一些科學家提出,通過尋找這種光譜信號,可以在太陽系外找到潛在的宜居行星。典型的植被反射光譜在電磁波譜的可見光部分(約 400 至 700 nm,也是光合有效輻射區(qū)域)反射率非常低,而在近紅外(NIR)區(qū)域(> 700 nm)反射率可高達 50%。每個波長的具體反射率取決于各種葉片色素(如葉綠素)的濃度和冠層結構(如葉片層的排列和數(shù)量)。


優(yōu)勢:早期嘗試使用光譜反射數(shù)據(jù)量化冠層特性時發(fā)現(xiàn),紅光和近紅外反射率的比值可用于估計特定區(qū)域的冠層覆蓋率。后來的研究得出了許多與各種冠層特性相關的不同波長組合。這些波長組合(即光譜植被指數(shù))現(xiàn)在通常用作葉面積指數(shù)的替代指標,或者通過經(jīng)驗模型直接估計葉面積指數(shù)。


直到最近,收集反射數(shù)據(jù)的方法之一是使用手持光譜儀 —— 一種昂貴、精密的儀器,專為實驗室而非野外設計。但隨著能夠測量特定植被指數(shù)的輕型多波段輻射計的開發(fā),傳感器選擇范圍擴大了。這些小型傳感器價格低廉,不需要大量電力,非常適合野外監(jiān)測。


這對任何想要監(jiān)測葉面積指數(shù)隨時間變化的人來說都是好消息,包括對物候學、冠層生長、檢測冠層脅迫和衰退或檢測患病植物感興趣的研究人員。


植被指數(shù)還有另一個優(yōu)勢:許多地球觀測衛(wèi)星,如Quickbird、Landsat和MODIS,測量的反射率可用于計算植被指數(shù)。由于這些衛(wèi)星觀測的面積很大,它們可以作為將局部尺度的觀測擴展到更廣泛區(qū)域的一種方式。相反,使用多波段輻射計在局部尺度上進行的測量可以作為衛(wèi)星衍生植被指數(shù)的有用地面實況數(shù)據(jù)來源。


多波段輻射計還為矮草草原和草本植物等極矮冠層提供了自上而下的測量選擇。大多數(shù)葉面積指數(shù)估計方法難以用于這些冠層,因為設備太大,無法都安裝在冠層下方。植被指數(shù)是使用從頂部俯視冠層的傳感器測量的,這使它們在這種情況下成為很好的替代方案。

圖片關鍵詞

圖 3. 不同冠層發(fā)育階段的反射光譜。注意:隨著葉面積指數(shù)的增加,可見光和近紅外(NIR)反射率之間出現(xiàn)明顯差異


局限性:植被指數(shù)的局限性之一是它們是無單位值,單獨使用時無法提供葉面積指數(shù)的絕對測量值。如果您不需要絕對葉面積指數(shù)值,植被指數(shù)值可以用作葉面積指數(shù)的替代指標。然而,如果您需要葉面積指數(shù)的絕對值,則需要將另一種測量葉面積指數(shù)的方法與植被指數(shù)結合使用,直到收集到足夠的同位數(shù)據(jù)以建立經(jīng)驗模型。由于反射率本質上必須從植物冠層頂部測量,在一些高大的冠層中這可能不可行,因此該方法也會受到傳感器位置的限制。


使用 LP-80 冠層分析儀

 LP-80 冠層分析儀使用光合有效輻射反演技術來計算葉面積指數(shù)(LAI)。LP-80 使用 Norman 和 Jarvis (1975)開發(fā)的冠層光透射和散射模型的改進版本。下面討論用作輸入的五個關鍵變量。


τ(透射PAR與入射PAR之比):在任何光合有效輻射(PAR)反演模型中,葉面積指數(shù)最有影響的因素是透射與入射光合有效輻射之比。該比率(τ)是使用近地面的透射光合有效輻射(PAR)和冠層上方的入射光合有效輻射(PAR)測量值計算的。


τ 是一個相對直觀的變量。當葉面積指數(shù)較低時,大多數(shù)入射輻射透過冠層,而不是被吸收或反射,因此 τ 將接近 1。隨著冠層中葉片物質的增加,被吸收的光量成比例增加,透射到地面的光比例減少。LP-80 由一個燈條組成,燈條上有 80 個線性排列的光合有效輻射傳感器和一個外部光合有效輻射傳感器。在典型情況下,燈條用于測量冠層下方的PAR,而外部傳感器用于量化冠層上方或空曠區(qū)域的入射PAR。


θ(太陽天頂角):θ 是在任何給定時間、日期和地理位置,太陽在天空中相對于天頂(即正上方的點)的角高度(圖 4)。太陽天頂角用于描述光子穿過冠層的路徑長度(例如,在封閉冠層中,當太陽接近地平線時,路徑長度增加),并用于確定光束輻射與葉片方向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下所述)。


LP-80 使用當?shù)貢r間、日期、緯度和經(jīng)度的輸入自動計算 θ。因此,確保在 LP-80 配置菜單中正確設置這些參數(shù)至關重要。


?b(光束分數(shù)):在室外環(huán)境中,短波輻射的最終來源是太陽。當天空晴朗時,大部分輻射以光束形式直接來自太陽(圖 5a)。然而,在有云或霧霾的情況下,部分光束輻射會被大氣中的水汽和氣溶膠散射(圖 5b)。這種散射部分稱為漫射輻射。?b 計算為漫射輻射與光束輻射之比。LP-80 通過將測量的入射光合有效輻射值與太陽常數(shù)(即在地球表面任何給定時間和地點的已知太陽光能值,假設天空晴朗)進行比較,自動計算?b。


χ(葉角分布):葉角分布參數(shù)(χ)描述葉片面積在表面上的投影。例如,想象一個光源正上方照射。垂直方向的葉片所投下的陰影比水平方向的葉片小得多。在自然界中,冠層通常由具有不同方向的葉片組成。這種混合通常最好用所謂的球形葉分布來描述,其 χ 值 = 1(LP-80 中的默認值)。以水平方向為主的冠層(如草莓)的 χ 值 > 1,而以垂直方向為主的冠層(如某些草本植物)的 χ 值 < 1。


一般來說,χ 描述了一天中不同時間,隨著太陽在天空中移動,冠層中的葉片將吸收多少光。光合有效輻射反演技術對葉面積指數(shù)的估計對 χ 值不太敏感,尤其是在均勻漫射天空條件下采樣時(Garrigues 等人,2008)。當研究具有垂直或水平特征的冠層,以及在晴空條件下(fb 小于約 0.4)工作時,χ 值最為重要。

葉面積指數(shù)

圖 4. 一天中太陽天頂角的變化。觀察者面向赤道

葉面積指數(shù)

圖 5. 晴天(a)和陰天(b)條件下的光束分數(shù)


K(消光系數(shù)):冠層消光系數(shù) K 描述在給定的太陽天頂角和冠層葉角分布下,冠層吸收的輻射量。消光系數(shù)的概念來自比爾定律(方程 1)。對消光系數(shù)的詳細解釋很快就會變得復雜。對于葉面積指數(shù)估計,只需知道太陽光束穿透角與葉角分布的相互作用決定了光子被葉片攔截的概率。為了估計葉面積指數(shù),K 的計算如下:

圖片關鍵詞

從這個方程可以明顯看出,對于任何給定的冠層,K 只隨著太陽在天空中的移動而變化。LP-80 每次測量葉面積指數(shù)時都會自動計算 K。一旦計算出 K 并量化了所有其他變量,葉面積指數(shù)的計算如下:

圖片關鍵詞

其中 L 是葉面積指數(shù),A 是葉片吸收率。默認情況下,LP-80 中 A 設置為 0.9。對于大多數(shù)健康的綠葉來說,葉片吸收率是一個高度一致的屬性,0.9 的值對于大多數(shù)情況是一個很好的近似值。在其他情況下(例如,極幼嫩的葉片、多毛或多蠟質的葉片、衰老的葉片),A 可能偏離 0.9,導致葉面積指數(shù)估計誤差。如果您在非典型條件下使用 LP-80,可能需要手動將 LP-80 的輸出與修改后的 A 值結合起來計算葉面積指數(shù)。



在矮冠層(谷類作物、草原)中使用 LP-80
在典型情況下,最好將 LP-80 冠層分析儀保持在冠層下方的一致高度,而附加的外部光合有效輻射傳感器則保持在冠層上方。使用附帶的氣泡水平儀確保光棒和外部光合有效輻射傳感器保持水平。對于行作物或小樣本地塊,研究人員通常將外部傳感器安裝在行間或冠層上方的三腳架上。每次按下按鈕時,LP-80 都會同時進行冠層上方和下方的光合有效輻射測量,以應對光照條件的任何變化。如果冠層足夠矮,一種更簡單的方法是使用冠層分析儀獲取冠層上方和下方的測量值。只需將 LP-80 舉到冠層上方即可獲取入射光合有效輻射測量值。每隔幾分鐘或在天空條件變化時(例如,由于云層變化)更新冠層上方的測量值。無論哪種情況,所有其他變量都會自動測量和計算,并且每次冠層下方測量時都會更新葉面積指數(shù)(LAI)。


在高冠層(森林、河岸地區(qū))中使用 LP-80

在高冠層中,用一個儀器測量冠層上方和下方的光合有效輻射通常不切實際。在高冠層中使用 LP-80 時,有幾種方法可用于測量冠層上方和下方的光合有效輻射。

一種方法是將光合有效輻射傳感器安裝在冠層上方或視野開闊的空曠區(qū)域。這種方法需要對數(shù)據(jù)進行一些額外的后處理,但可以得到很好的結果。光合有效輻射傳感器需要連接到其自己的數(shù)據(jù)記錄儀,該記錄儀應配置為定期(例如,每 1 至 5 分鐘)獲取測量值,以便捕捉環(huán)境光水平的任何變化。用冠層分析儀收集冠層下方的測量值,然后在后處理中使用時間戳將每個冠層上方和下方的測量值配對。計算每對的 τ,然后將其用作方程 3 的輸入。


第二種方法在無法將光合有效輻射傳感器放置在冠層上方或沒有光合有效輻射傳感器或數(shù)據(jù)記錄儀時很有用。如果是這種情況,請使用 LP-80 在冠層外視野開闊的位置測量入射光合有效輻射。在測量模式下,選擇是測量入射輻射還是透射輻射。當使用 LP-80 本身進行冠層上方和下方的讀數(shù)時,要考慮天空條件的變化性。


在晴朗的日子里,最好在中午前后采集樣本,因為在 20 至 30 分鐘內光照水平不會有太大變化。當天空條件為均勻陰天時,光合有效輻射條件可以維持更長時間,在需要重新獲取冠層上方測量值之前有更長的測量窗口。


然而,如果天空條件變化很大,我們不建議使用這種方法,除非能夠不斷更新入射光合有效輻射測量值。LP-80 使用存儲的入射光合有效輻射測量值自動計算每次冠層下方測量的葉面積指數(shù)。每當光照條件變化時(例如,當云層遮擋太陽圓盤時或約 20-30 分鐘后),重新獲取入射光合有效輻射測量值,以防止葉面積指數(shù)計算出錯。



會員登錄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

請輸驗證碼

收藏該商鋪

X
該信息已收藏!
標簽: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個,單個標簽最多10個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回復您~
撥打電話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