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捷世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級會員 | 第12年

15288986320

增強革蘭氏染色液說明書

時間:2021/5/17閱讀:953
分享:

   產(chǎn)品簡介:

革蘭氏染色法是丹麥醫(yī)生Christain Gram  1884 年所發(fā)明,是細菌學中廣泛使用的一種鑒別染色法,亦是一種復染法。未經(jīng)染色的細菌,由于其與周圍環(huán)境折光率差別甚小, 故在顯微鏡下極難觀察。染色后細菌與環(huán)境形成鮮明對比,可以清楚地觀察到細菌的形態(tài)、排列及某些結構特征,用以分類鑒定。通過此法染色可將細菌鑒別為革蘭陽性菌(G+)和革蘭  陰性菌(G-)兩大類。細菌的不同顯色反應是由于細胞壁對乙醇的通透性和抗脫色能力的差異, 主要是肽聚糖層厚度和結構決定的。經(jīng)結晶紫染色的細胞用碘液處理后形成不溶性復合物, 乙醇能使它脫色。在革蘭陰性細胞染色中,乙醇或丙酮破壞了胞壁外膜、損傷肽聚糖層和細  胞質(zhì)膜,結晶紫和碘復合物從細胞中滲漏出來,當再用其他染色液復染時,顯現(xiàn)紅色。紅色  染料雖然也能進入已染成紫色的 G+細胞,但被紫色蓋沒,所以紅色顯示不出來。在革蘭陽性細胞染色中,乙醇還能使厚的肽聚糖層脫水,導致孔隙變小,由于結晶紫和碘復合物分子  大,不能通過細胞壁,不易脫色,所以保持著紫色。

Enhanced Gramˊs stain 采用經(jīng)典的革蘭染色配方進一步改進,使用復紅復染液替代沙黃染色液,增強了染色效率,用于極難染色的細菌。臨床標本直接涂片,背景干凈,胞核胞質(zhì)對比強烈,胞內(nèi)吞噬體清晰易辨認,細菌染色特征典型。

產(chǎn)品組成:

 

   自備材料:

1、接種環(huán)或挑取細菌的其他工具

2、酒精燈

3、載玻片

4、光學顯微鏡

   操作步驟(僅供參考)

1、涂片:取待檢細菌,于載玻片中央涂成薄層或者或在載玻片上滴加少許無菌水,取菌與的水混合均勻,涂成一薄層。

2、干燥:涂片后在室溫下自然干燥,也可在酒精燈上略加溫,使之迅速干燥。

3、固定:手持載玻片一端,標本面朝上,在酒精燈的火焰外側快速來回移動 3~5 次,每 1s,溫度不宜過高,防止菌體蛋白變性,放置待涼后染色。也可以用甲醇或乙醇固定。

4、初染:滴加結晶紫染色液染色 1~2min,清水沖洗去染色液。

5、媒染:滴加 Gram 碘液,并覆蓋載玻片,室溫放置 1~2min,水洗。

6、脫色:滴加脫色液,搖動 10~30s,直至流下的脫色液不出現(xiàn)紫色時為止,立即用水沖去脫色液,終止反應。

7、復染:滴加復紅復染液染色 30~60s,水洗。

8、干燥。鏡檢:置油鏡觀察。

  

  染色結果:

             革蘭氏陽性菌             藍色至紫色

       革蘭氏陰性菌               紅色

注意事項:

1、涂片之前,應事先在背面做好圓圈標記,以便判斷后續(xù)試驗的位置。

2、取細菌時,應注意自我防護,拔或塞試管塞時,應將試管口通過火焰略加燒灼,最后將接種環(huán)在火焰上燒灼滅菌。

3、加熱固定涂片時,應注意玻片勿太靠近火焰,一般要求玻片溫度不超過 60℃,以玻片背面觸及手背皮膚不覺過燙為宜。

4、革蘭氏染色的關鍵在于嚴格掌握脫色程度,脫色時間應根據(jù)經(jīng)驗判斷。脫色過度,陽性菌可被誤染為陰性菌;脫色不夠,陰性菌可被誤染為陽性菌。

5、待檢細菌培養(yǎng)時間會影響染色,陽性菌培養(yǎng)時間過長或已死亡或細菌溶解,常呈陰性。

 

 

有效期: 12 個月有效。

會員登錄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

請輸驗證碼

收藏該商鋪

X
該信息已收藏!
標簽: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個,單個標簽最多10個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回復您~
撥打電話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