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1.流式細胞儀三大主要元件示意圖。
流式細胞儀工作原理
流式細胞儀工作原理
流式細胞儀工作原理
流式細胞術是一種細胞分析技術,它在20世紀50年代被用于測量細胞體積,可在細胞隨快速流動的流體直線通過觀察孔時進行檢測。從那時起,許多工程師和研究人員不斷創(chuàng)新,最終帶來了現(xiàn)代流式細胞儀。在流式細胞儀中,溶液中的細胞以每秒10,000個細胞(或更多)的速度通過儀器的激光束,進而對細胞進行檢測。如今的流式細胞儀具有更多的可檢測熒光參數(shù)(從1或2至最多30個左右或更多),可同時測量同一個細胞上的所有這些參數(shù)。流式細胞術速度快且具有單細胞水平檢測能力,可為細胞生物學家提供統(tǒng)計學功能,能夠快速分析和表征數(shù)百萬個細胞,但無法獲得顯微鏡可提供的形態(tài)特征和亞細胞定位??茖W,就像生活一樣,一切都在于權衡取舍!請參見表1流式細胞術和顯微鏡技術的對比。
表 1.流式細胞術和熒光顯微成像作為細胞分析技術的對比。
流式細胞術 | 顯微鏡成像 | 注釋 | |
---|---|---|---|
總體情況 | |||
儀器/軟件復雜性和費用 | +++ | +++ | 流式細胞術:需要的參數(shù)越多,儀器/分析軟件越復雜、越昂貴 顯微鏡成像:相對便宜,但是實驗越復雜,儀器和分析軟件就可能越昂貴 |
單細胞檢測參數(shù)數(shù)量 | +++ | + | 流式細胞術:最多30個參數(shù) 顯微鏡成像:特殊儀器最多6個參數(shù) |
定量分析 | +++ | ++ | 流式細胞術:利用內(nèi)置軟件可輕松進行統(tǒng)計 顯微鏡成像:可利用儀器和軟件進行定量,或者有時也可以手動定量,但很耗時 |
靈敏度 | +++ | +++ | 流式細胞術:取決于熒光染料、實驗設計和儀器 顯微鏡成像:取決于熒光染料和曝光時間 |
通量 | +++ | ++ | 流式細胞術:可在短時間內(nèi)檢測數(shù)百萬細胞 顯微鏡成像:需要使用特殊成像儀器實現(xiàn)高通量 |
樣品類型 | |||
固定細胞 | +++* | +++ | 兩種技術均可 |
活細胞 | +++ | +++ | 兩種技術均可 |
組織 | + | +++ | 流式細胞術:需要解離組織 顯微鏡成像:可能需要組織切片,但可檢測到原位特征 |
研究應用 | |||
細胞分選 | +++ | - | 流式細胞術:利用專業(yè)分選儀,對用戶定義的細胞群進行物理分離和收集 顯微鏡成像:不可能實現(xiàn) |
動態(tài)/延時數(shù)據(jù) | + | ++ | 流式細胞術:可能,但困難 顯微鏡成像:常規(guī)實驗 |
罕見細胞檢測 | +++ | + | 流式細胞術:易于完成 顯微鏡成像:在無軟件或儀器的情況下進行檢測,很耗時 |
RNA | ++ | ++ | 流式細胞術:利用特殊檢測可以實現(xiàn),即在同一檢測中結合蛋白質和RNA檢測 顯微成像:易于可視化,新型檢測可開發(fā)多參數(shù)分析 |
結果/形態(tài)學數(shù)據(jù) | + | +++ | 流式細胞術:可使用成像細胞儀,它結合了流式細胞術和成像技術 顯微鏡成像:該技術的主要優(yōu)勢 |
* 假設試劑尚未在固定細胞上進行驗證。 |
流式細胞術的潛在應用
流式細胞術的潛在應用非常多,包括檢測和測量:
- 蛋白質表達 - 遍及所有細胞,包括細胞核內(nèi)
- 蛋白質轉譯后修飾 - 包括剪切和磷酸化蛋白質
- RNA - 包括IncRNA、 miRNA和mRNA轉錄物
- 細胞健康狀態(tài) - 從存活率到晚期凋亡或程序化細胞死亡
- 細胞周期狀態(tài) - 是評估細胞處于G0/G1期、S期、G2期或多倍體狀態(tài)的強大工具,包括分析細胞凋亡和活化
- 鑒定和表征異質樣本中的不同細胞亞群 - 包括區(qū)分中樞效應記憶細胞和耗竭T細胞或調(diào)節(jié)性T細胞
分選用流式細胞儀還可以分選細胞并回收細胞亞群以用于后續(xù)實驗。這種專業(yè)流式細胞儀又被稱為熒光激活細胞分選儀(FACS),這一術語有時會與“流式細胞儀”混淆。然而,這種用法是錯誤的。流式細胞儀是不能進行細胞分選的分析儀器。細胞分選儀利用與流式細胞儀相似的流體學和熒光成分,但是能夠將異質樣品中的特定細胞群體轉移到獨立試管中,這通常是基于特定的熒光標記特性。如果是在無菌條件下進行收集,則這些細胞可用于進一步的培養(yǎng)、操作和研究。
流式細胞術工作原理概述
流式細胞儀的三個主要元件是流體學、光學和電子學系統(tǒng)(圖1)。
- 流式細胞儀的流體系統(tǒng)負責將樣品從樣品管轉移到流動池。一旦通過流動池(并通過激光束),樣品將被分選出來(在細胞分選儀中)或移到廢液中。
- 光學系統(tǒng)的元件包括激發(fā)光源、透鏡和濾光片(用于收集和移動儀器周圍的光)以及用于產(chǎn)生光電流的檢測系統(tǒng)。
- 電子系統(tǒng)是流式細胞儀的大腦。在這里,來自檢測器的光電流經(jīng)過數(shù)字化、處理和保存,以用于后續(xù)分析。
樣品上樣到儀器
典型的實驗從單細胞懸浮液中的熒光標記細胞開始,但是可以使用任何顆粒類型的樣品。將樣品置于流式細胞儀上,樣品被吸到儀器中,細胞懸浮在一種被稱為鞘液的生理緩沖液。流體系統(tǒng)(管道、泵和閥)將初始樣品懸浮液排列成單列細胞流(圖2),并使細胞通過流式細胞儀以進行分析。
圖 2.流式細胞儀的流體學。流動池(也稱為流式小室)使樣品中的細胞(顆粒)排成一列。這是單細胞分析的關鍵步驟。
激光檢測點
細胞與激光發(fā)生相互作用的地方稱為激光檢測點(圖3)。您也可能聽過它的另一個名字“激光攔截”。這是熒光檢測發(fā)生的地方。當激光束照射到單個細胞時,一些光會撞到細胞內(nèi)的物理結構,導致光線散射。這種光散射可被測量,并且與相對細胞大小和細胞內(nèi)的結構相關。這些測量稱為前向角散射(FSC)和側角散射(SSC),取決于收集光的位置相對于激光路徑的角度。幾乎同時,來自激光器的光激發(fā)與細胞相關的所有熒光團,產(chǎn)生熒光發(fā)射。所有這些光被檢測器收集并通過流式細胞儀的電子元件進行處理。通過激光檢測點之后,流體系統(tǒng)會將不需要的細胞輸送到廢液桶中。在細胞分選儀中,細胞將在激光檢測點被分選和輸送到收集管中,以供后續(xù)實驗使用。
圖 3.激光檢測點。在流式細胞儀內(nèi),當顆粒一個一個流過激光器前方時,激光束照射到獨立顆粒的地方稱為激光檢測點。
總結
流式細胞術是一種強大的工具,適用于從表型分析到細胞健康狀態(tài)和存活率的各種細胞分析應用。
流式細胞術的兩大優(yōu)點是能夠測定同一樣品上的大量參數(shù)(2-30個或更多),以及能夠在幾秒內(nèi)收集數(shù)百萬個細胞的信息。
流式細胞儀有3個主要組成部分,即流體學、光學和電子學系統(tǒng),它們共同構成了完整的細胞分析系統(tǒng)(圖4)。
圖 4.流式細胞儀的工作元件。
杭州柏納科技歡迎您
華東區(qū)實驗室專業(yè)儀器設備集成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