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分類品牌分類
-
泥漿粘度計 泥漿比重計 土壤貫入阻力儀 反力框架 無側限抗壓試模 生石灰漿渣測定儀 多功能直讀式測鈣儀 干燥器 凍土凍結溫度試驗儀 恒溫水浴鍋 往復式振蕩器 火焰光度計 箱式電阻爐 土壤膨脹儀 土壤自由膨脹率測定儀 十字板剪力儀 應變控制式直剪儀 標準篩 粗粒土試驗儀器 應變控制式三軸儀 野外承載板測定儀 觸探儀 應變控制式無側限試驗儀 凍土檢測儀器 固結儀 路面材料強度試驗儀 測力環(huán),應力環(huán) 杠桿壓力儀 CBR承載比試驗儀 振動臺法試驗裝置 脫模器 手動土工擊實儀 相對密度儀 土壤滲透儀 毛細管水上升高度儀 土壤濕化儀 土壤收縮儀 碟式液限儀 數(shù)顯液塑限聯(lián)合測定儀 光電液塑限測定儀 甲種密度計 震擊式標準振篩機 虹吸筒 土壤比重浮力儀 不銹鋼環(huán)刀 電砂浴 土壤比重瓶 灌砂法密度試驗儀 灌水法密度測定儀 土壤含水量快速測定儀 振動壓實成型機 表面振動壓實試驗儀 土工電動擊實儀 地基承載力檢測儀
-
瀝青集料加速磨光試驗機 乳化瀝青粘結力試驗儀 乳化瀝青稠度試驗器 改性瀝青乳化剪切機 路面構造深度測定儀 瀝青三氯乙烯回收儀 瀝青抽提儀 瀝青混合料試件切割機 馬歇爾穩(wěn)定度試驗儀 瀝青溢流水箱 馬歇爾標準擊實儀 改性瀝青離析試驗盛樣管 瀝青漂浮度試驗儀 瀝青混合料直接拉伸試驗儀 瀝青斷裂性能試驗儀 瀝青動態(tài)剪切流變儀 粘度計 石油瀝青蠟含量測定儀 瀝青比重瓶 錐入度試驗儀 瀝青混合料試驗儀器 乳化瀝青試驗儀器 全自動瀝青高溫清洗機 恒溫水浴 瀝青旋轉薄膜烘箱 阿布森法瀝青回收儀 燃燒法瀝青含量分析儀 礦粉回收儀 微機伺服混合料動態(tài)疲勞試驗機 高低溫恒溫水浴(標準30升) 高低溫恒溫水浴 瀝青蒸發(fā)損失試驗箱 瀝青標準黏度試驗儀 瀝青含水量測定儀 瀝青閃點與燃點測定儀 瀝青纖維拉拔試驗儀 瀝青軟化點試驗儀 瀝青針入度儀
-
陽極極化儀 塑料跑道三針測厚儀 建筑密封材料檢測儀器 金屬波紋管彎曲后抗?jié)B漏性能試驗裝置 安全帶/安全網(wǎng)檢測儀器 安全帽測試儀 紙面石膏板材受潮撓度箱 塑料波紋管柔韌性檢測儀 建筑門窗綜合物理性能試驗系統(tǒng) 建材燃燒檢測設備 電線電纜檢測試驗儀器 建材制品單體燃燒試驗裝置 建材不燃性試驗機 建筑節(jié)能檢測設備 泡沫壓縮變形試驗夾具 建筑膠粘劑拉力試驗機 鉚釘隔熱材料粘結強度檢測儀 苯板切割機 泡沫塑料與橡膠測微儀 渣球含量分析測定儀 保溫材料憎水性測定儀 礦物棉密度測定儀 外墻外保溫抗沖擊試驗儀 飾面磚粘結強度檢測儀 板尺寸穩(wěn)定性測定儀 礦物棉針式測厚儀 建筑密封膠拉伸夾具 纖維水泥板 膠粘劑對接接頭拉伸強度夾具 建筑石膏檢測儀器 鋁粉膏發(fā)氣量測定儀 礦物棉振篩機
T0569-2005水泥混凝土滲水高度試驗方法
T0569-2005水泥混凝土滲水高度試驗方法
1 目的、適用范圍和引用標準
本方法規(guī)定了在給定時間和水壓力條件下水泥混凝土滲水高度的試驗方法。
本方法適于室內水泥混凝土的密實性檢測,計算相對滲透系數(shù)。也可用于比較水泥混凝土的抗?jié)B性。
引用標準:
《混凝土抗?jié)B儀》(JG/T 249)
水泥混凝土試件制作與硬化水泥混凝土現(xiàn)場取樣方法(T0551)
2 儀具與材料
2.1 水泥混凝土滲透儀:應符合現(xiàn)行《混凝土抗?jié)B儀》(JG/T 249)的規(guī)定。
2.2 成型試模:上口直徑φ175mm、下口直徑φ185mm、高150mm的錐臺或上下直徑與高度均為150mm的圓柱體。
2.3 梯形板:尺寸如圖T0569-1所示,畫有十條等間距垂直于上下端的直線。亦可采用尺寸約為200mm×200mm的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將十條等間距線畫在上面。
圖T0569-1梯形玻璃板(尺寸單位:mm)
2.4 鋼尺:分度值為1mm。
2.5 鐘表:分度值為1min。
2.6 螺旋加壓器、烘箱、電爐、淺盤、鐵鍋、鋼絲刷等輔助工具。
3 試件制備
3.1 試件到齡期后取出,擦干表面,用鋼絲刷刷凈兩端面,待表面干燥后,在試件側面滾涂一層熔化的石蠟,然后立即在螺旋加壓器上壓入經(jīng)過烘箱或電爐預熱過的試模中(試模預熱溫度,以石蠟接觸試模即緩慢融化但不流淌為宜),使試件底面和試模底平齊,待試模變冷后才可解除壓力。
3.2 當選用水泥加黃油密封時,其用量比為2.5~3.0。試件表面晾干后,用三角刀將密封材料均勻地刮涂在試件側面上,厚約1~2mm。套上試模壓入,使試件與試模底齊平。
3.3 將裝入試模的試件裝在滲透儀上進行試驗。
3.4 如在試驗過程中,水從試件周邊滲出,說明密封不好,要重新密封。
3.5 比較不同水泥品種的混凝土時,試件養(yǎng)護至28d;比較水泥品種相同的混凝土時,試件可養(yǎng)護至14d。
4 試驗步驟
4.1 試驗時,水壓控制恒定為1.2MPa±0.05MPa,同時開始記錄時間(精確到1min),24h 后停止試驗,取出試件。在恒壓過程中,如果試件頂端出現(xiàn)滲水,應立即停止試驗,并記錄下時間,此時該試件的滲水高度即為試件高度。
4.2 將試件放在壓力機上,沿縱斷面將試件劈裂成兩半,待看清水痕后(約過2~3min)用墨汁描出水痕,即為滲水輪廓,筆跡不宜太粗。
4.3 將梯形玻璃板放在試件劈裂面上,用尺測量十條線的滲水高度(精確至1mm)。
5 結果計算
5.1 以10 個測點處滲水高度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該試件的滲水高度;然后再計算6個試件的滲水高度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該組試件的平均滲水高度。
如試件的滲水高度均勻(3 個試件滲水高度值中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不大于3個數(shù)的平均值的30%)時,允許以6個試件中先取3 個試件進行試驗,其滲水高度取3個試件的算術平均值。
5.2 相對滲透系數(shù),按式(T 0569-1)計算:
mD2m
Sk= --------- (T 0569-1)
2TH
式中: Sk ——相對滲透系數(shù)(mm/s);
Dm ——平均滲水高度(cm);
H ——水壓力,以水柱高度表示(cm);
T ——恒壓經(jīng)歷的時間(h);
m——混凝土的吸水率,一般為0.03。
注:1MPa的水壓力,以水柱高度表示為10200cm。
6 試驗報告
試驗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
(1) 要求檢測的項目名稱、執(zhí)行標準;
(2) 原材料的品種、規(guī)格和產(chǎn)地;
(3)儀器設備的名稱、型號及編號;
(4)環(huán)境溫度和濕度;
(5)滲水高度和相對滲透系數(shù);
(6)要說明的其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