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簡介
《銷售態(tài)度》:質量保證、誠信服務、及時到位!
《銷售宗旨》:為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是我們永遠追求的目標!
《服務說明》:現貨配送至全國各地含稅(17%)含運費!
《產品質量》:原裝正品,*!
《產品優(yōu)勢》:專業(yè)銷售 薄利多銷 信譽好,口碑好,價格低,貨期短,大量現貨,服務周到!
詳細介紹
西門子6ES7321-1EL00-0AA0
優(yōu)點:
通過全局庫,模塊化代碼結構和智能拖放功能,可大大節(jié)省工程設計成本
通過離線仿真和一個項目中所有組件的集成,加快調試速度
借助集成的系統(tǒng)診斷功能,由于減少了停機時間并加快了故障識別速度,因此可節(jié)省大量的操作
SIMATIC S5和SIMATIC S7-300-SIMATIC到S7-1500
SIMATIC S7-1500是功能強大的創(chuàng)新型自動化系統(tǒng),在全球范圍內用于工廠自動化.
現代化有充分的理由:
SIMATIC S5控制器已經使用了很長時間.備件供應將于2020年9月結束,并且維修服務僅在那之前可用包括ET 200S(IM 151-7,IM 151-8)和ET 200pro(IM 154-8)的分布式控制器的SIMATIC S7-300以及SIMATIC S7-400都是經過充分驗證的成熟控制器.傳統(tǒng)架構已無法*有關處理和性能的許多新要求.這導致了下一代S7-1500控制器以及具有改進的系統(tǒng)性能的ET 200 SP和ET 200pro分布式控制器的開發(fā).保留了SIMATIC的基本屬性以實現兼容性.
結論:
使用SIMATIC S7-1500,您將決定采用各種不同的系統(tǒng)架構.該體系結構包括集成的技術功能和運動控制,集成的跟蹤可能性,集成的安全性,集成的安全性概念以及集成的系統(tǒng)診斷.TIA Portal中的STEP 7 Professional是所有SIMATIC S7-300,S7-400,S7-1200和S7-1500控制器的通用工程平臺.與SIMATIC HMI Basic和Comfort Panel,相關的WinCC和SINAMICS驅動器(包括Startdrive)一起,您可以實現高效,集成的解決方案.
西門子6ES7321-1EL00-0AA0接線圖
用工業(yè)PLC的場合,現實情況中的各種工業(yè)設備要投入到具體項目應用中來試用,而說到項目那就是千差萬別了。做工業(yè)項目最重要的是什么要求,相信搞工控的人一定知道,那就是“穩(wěn)定"。TCP通訊端口號設置超出限制怎么辦?對于端口號沒有超出呀。端口號最~大到65535呢。這邊沒辦法,就請服務器那邊改一下,也可以通過網關重定向。訪問該路由器IP端口號的轉發(fā)到那個端口號。。
SIMATIC HMI軟件不僅僅是可視化軟件通過產品系列 SIMATIC WinCC(TIA Portal)、SIMATIC WinCC 和 SIMATIC WinCC Open Architecture,SIMATIC HMI 涵蓋了適用于人機界面的整個工程組態(tài)和可視化軟件產品系列。幾乎全部 SIMATIC 操作面板均可使用 SIMATIC WinCC flexible 的后續(xù)版本 SIMATIC WinCC (TIA Portal) 進行組態(tài)。功能涵蓋機器層的可視化任務以及基于 PC 的多用戶系統(tǒng)上的 SCADA 應用。SIMATIC WinCC 的當前版本 V7.5 可用于極復雜的過程可視化任務和 SCADA 應用,例如,考慮采用冗余解決方案、垂直集成直至工廠智能解決方案的應用。最最最最最最終,SIMATIC WinCC 開放式架構解決了需要廣泛的客戶特定調整或管理大型和/或復雜應用程序的應用程序,以及需要特殊系統(tǒng)要求和功能的項目。。
SIMATIC ET 200M和ET 200S-SIMATIC ET 200MP和ET 200SP
SIMATIC S7-300系統(tǒng)一代的集中式和分布式IO已使用了很長時間.當前的系統(tǒng)SIMATIC ET 200MP和ET 200SP是具有功能和新系統(tǒng)體系結構的后繼產品,它們可以替代SIMATIC ET 200M和ET 200S.
SIMATIC ET 200M將在2023年之前定期提供,這意味著備件在2033年之前可用.
不再建議將SIMATIC ET 200S用于新的自動化項目,因為SIMATIC ET 200SP以較小的占地面積提供了更高的性能,并覆蓋了ET 200S的所有應用領域.備件供應至2030年年底.在控制柜中與SIMATIC S7-1500一起使用的SIMATIC ET 200MP和緊湊型ET 200SP分布式IO是用于所有工廠自動化任務(標準或故障安全)的當前IO系統(tǒng).
關于西門子,西門子中央研究院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如何利用機器學習技術讓風機能夠根據風和天氣條件的變化進行自動調節(jié),從而提高發(fā)電量.西門子中央研究院在此領域的Volkmar Sterzing表示:“自風機的基礎是從風機自身的運行數據中推導出風的特性."風機發(fā)電設施內部及外部的傳感器能夠包括風向和風力、空氣溫度、電流和電壓,以及發(fā)電機和轉子葉片等大型組件內的振動等在內的相關參數.Sterzing解釋道:“到目前為止,這種類型的數據僅用于遠程監(jiān)測和診斷.其實,這些數據還可用于幫助提高風機的發(fā)電量."現在,Sterzing也在進行燃氣輪機運行方面的研究.這些相關研究的目標是創(chuàng)建一個自主學習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將不僅能夠分析或可視化輪機運行數據,還可以自主解讀這些數據并自動修正相關輪機運行.。
建立通訊連接(下載/上傳前需要先建立通信連接)
1.硬件連接
首先,安裝CPU到固定位置;
其次,在CPU左下角485通訊口插上編程電纜
后,將編程電纜另一端連接到編程設備,并且給CPU上電
2.建立Micro/WIN SMART與CPU的連接
首先,在STEP 7-Micro/WIN SMART中,點擊“通信"按鈕打開“通信對話框"
數字化無論是優(yōu)化制造工藝、管理交通,還是讀取臨床影像,如今數字化對于每一個行業(yè)都至關重要。
軟件——包括獨立軟件和嵌入式軟件,幾乎是每一款西門子產品*的組成部分、現已成為西門子的優(yōu)勢因素。對復雜應用的深度知識實現——不論是面向智能城市的IT基礎設施解決方案譬如智能電網,還是用于提高生產率力和效率的工業(yè)軟件,或是通過醫(yī)療成像軟件優(yōu)化工作流程,都是推動軟件發(fā)展并使西門子于競爭對手的原因所在。
數字化
世界各地間的連接正變得日益緊密。數以十億計的智能設備和機器產生大量的數據,
在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搭起了橋梁。用這些海量數據創(chuàng)造價值
雙星建立的輪胎行業(yè)全流程“工業(yè)4.0"智能化工廠
車輪滾滾,駛向“工業(yè)4.0"——西門子數字化企業(yè)套件助力雙星從“制造"走向“智造"
自2015年起,雙星攜手西門子,共同打造數字化工廠,通過應用數字化解決方案,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質量和靈活性,一舉成為輪胎行業(yè)數字化浪潮中的*,實現了從“制造"到“智造"的成功轉型。
在人類文明發(fā)展*,輪子的作用不可不提。從簡單粗糙的木質車輪到堅固耐磨的橡膠輪胎,輪子的出現讓人們的出行效率實現了質的飛躍。
從19世紀輪胎的發(fā)明至今,歷史的車輪已駛過兩百多年。世界日新月異,輪胎的生產也在經歷深刻的變革。然而,由于中國輪胎行業(yè)的自動化與數字化水平相對較低,輪胎廠商大多面臨著質量不穩(wěn)定、生產靈活性欠佳、價格競爭激烈等重重挑戰(zhàn)。
雙星是一家具有95年歷史的老橡膠企業(yè),是為數不多的既有輪胎制造經驗又有輪胎智能裝備制造經驗的企業(yè)。2014年,雙星開啟了“二次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雙星輪胎世界"的新征程。面對行業(yè)困境,雙星抓住互聯(lián)網大潮和“第四次工業(yè)革命"等機會,*舉起了數字化轉型的大旗并加速智能轉型。
自2015年起,雙星攜手西門子,共同打造數字化工廠,通過應用數字化解決方案,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質量和靈活性,一舉成為輪胎行業(yè)數字化浪潮中的*,實現了從“制造"到“智造"的成功轉型。
會“思考"的輪胎工廠
時代飛速發(fā)展,如今,用戶對輪胎的需求除了體現在對耐磨、安全、靜音等性能上以外,還體現在對輪胎個性化的追求上。要想生產出定制化的輪胎可并不簡單,這中間需要經過煉膠、壓出、成型、硫化、檢測等多道復雜工序。
由于輪胎的生產工藝既包括物理變化又涵蓋化學反應,結合了離散制造與過程工業(yè)的特點,要讓生產效率更上一層樓,雙星不僅需要提高各流程自身的效率,還要保證流程之間的無縫對接。
“我們希望搭建一座會‘思考’的工廠,它既要對各生產線的狀態(tài)了如指掌,又要動作敏捷,將每個訂單的生產安排得井井有條。"雙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劉宗良說。
雙星與西門子一拍即合,共同成立了輪胎行業(yè)的“工業(yè)4.0"創(chuàng)新中心,打造符合行業(yè)“工業(yè)4.0"標準的智能化生產方案。雙方利用數字化技術,為工廠配上了智慧的“大腦"與高效全面的“神經網絡"。西門子根據輪胎行業(yè)特點為雙星量身定制了一套完整的數字化企業(yè)套件,包括產品生命周期管理軟件(PLM)、制造執(zhí)行系統(tǒng)(MES)和全集成自動化(TIA)解決方案,助力雙星打造“工業(yè)4.0"智能化工廠,實現數字制造,成為系統(tǒng)完善、智能化程度高的輪胎工廠之一。
數字研發(fā):讓客戶“心想事成"
在研發(fā)階段,雙星借助西門子數據協(xié)同平臺Teamcenter支持研發(fā)設計與交互式產品設計和工藝仿真,讓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得以實現??蛻糍徺I輪胎時,可以在星猴網等平臺上針對車型、路況、輪胎性能和心儀顏色,通過交互式設計生成屬于自己的個性化訂單。通過企業(yè)資源計劃(ERP)系統(tǒng),Teamcenter將獲取訂單信息,根據用戶選擇的幾個維度,自動將其轉化為產品工藝需求,并制定產品配方和工藝標準,還可以根據產品在生產執(zhí)行和市場中的表現,改進生產工藝。
研發(fā)過程中生成的海量資料與數據也將儲存在Teamcenter中,供生產部門調用。它為研發(fā)與生產部門提供共享數據庫,可作為涵蓋研發(fā)、工藝、制造的數據管理和協(xié)同平臺,保證數據的準確、一致、有效,避免研發(fā)和生產環(huán)節(jié)之間的信息傳輸壁壘,解決了不同部門間“信息孤島"的問題。
此外,雙星還搭建了一個與用戶交互的平臺“創(chuàng)客網"。*的用戶和專家都可以參與交互、設計,并對方案進行評估。在用戶認可設計方案后,雙星可利用PLM系統(tǒng),整合專家,對用戶認可的方案進行研發(fā),并利用3D打印和虛擬仿真技術對方案進行設計仿真和工藝仿真,以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數字制造:心中有“數",靈動快速
研發(fā)完成后,Teamcenter將成熟的工藝文件與質量標準連同物料清單一起下發(fā)至MES。在MES方面,雙星與西門子根據輪胎行業(yè)的特點,以西門子Simatic IT為核心,聯(lián)合開發(fā)了適合行業(yè)的MES系統(tǒng)。它是車間“大腦"的核心,負責智能排產與智能制造。它既有不放過任何細節(jié)的精明,又對大局心中有數。
西門子的制造執(zhí)行系統(tǒng)是車間“大腦"的核心,負責智能排產與智能制造
Simatic IT將來自Teamcenter的工藝信息與來自ERP的產品訂單進行綁定,并通過其生產規(guī)劃及排程系統(tǒng)(APS)模塊將訂單信息拆解為一個個具體的生產方案(包括原料、生產線、設備和時間等),下發(fā)到不同機器設備上,實現智能排產。Simatic IT覆蓋了從投料到產品出廠的整個生產流程,可以實現生產執(zhí)行和物料追溯,為產品的后續(xù)服務提供數據支持,可謂“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APS是工廠實現高效有序生產的大功臣。以前,工廠的排產一般由經驗豐富的計劃員來完成。但由于排產需要充分考慮產品庫存、模具等多個實時變化的因素,人工作業(yè)難免出現疏漏。雙星與西門子聯(lián)合開發(fā)了適合輪胎行業(yè)的APS系統(tǒng)。它就像一位心算高手,在訂單信息到達系統(tǒng)后可以結合雙星的實際生產狀況,在排產時充分考慮工裝、工序等各項因素,盡大可能提高產能利用率,減少資源浪費,讓生產接續(xù)更緊密。
“目前,雙星是二家將APS運用到實際生產中的輪胎企業(yè),是真真正正走在了世界前列,了世界輪胎行業(yè)智能制造的方向。"西門子中國數字化工廠集團青島銷售業(yè)務區(qū)域*王哲說。
數字量輸入模塊SM 321;DI 16 x 24 VDC;具有硬件和診斷中斷 (6ES7321-7BH01-0AB0)訂貨號:“標準模塊":6ES7321-7BH01-0AB0訂貨號:“SIPLUS S7-300模塊":6AG1321-7BH01-2AB0屬性具有硬件中斷和診斷中斷功能的SM 321; DI 16 x DC 24 V的屬性: 16點輸入,每組16個電氣隔離;額定輸入電壓24 VDC;輸入特性符合IEC 61131,類型2;適用于開關以及2-/3-/4線接近開關(BERO) 每個8通道組有2個短路保護傳感器電源;支持外部冗余傳感器電源;“傳感器電源(Vs)"狀態(tài)顯示; 組錯誤顯示(SF);支持等時同步模式;支持RUN中的參數分配;可編程診斷;可編程診斷中斷;可編程硬件中斷;可編程輸入延時SM 321; DI 16 x DC 24 V的技術規(guī)格技術規(guī)格尺寸和重量
尺寸W x H x D (mm) | 40 x 125 x 117 |
重量 | 約200 g |
模塊特定數據 | |
支持等時同步模式 | 支持 |
支持RUN中的參數分配 | 支持 |
| 返回組態(tài)前有效的過程值 |
輸入點數 | 16 |
技術規(guī)格 | ||
電纜長度 | ||
未屏蔽 | 長600 m | |
屏蔽 | 長1000 m | |
電壓、電流、電位 | ||
電子系統(tǒng)和傳感器的額定供電電壓L+ | 24 VDC | |
反極性保護 | 支持 | |
可同時控制的輸入數 | ||
水平安裝位置 | ||
到60 °C | 16 | |
垂直安裝位置 | ||
到40 °C | 16 | |
電氣隔離 | ||
通道和背板總線之間 | 支持 | |
通道之間 | 16 | |
–每組個數 | ||
電位差 | ||
不同電路之間 | 75 VDC/60 VAC | |
絕緣測試電壓 | 500 VDC | |
電流消耗 | ||
背板總線 | 130 mA | |
| 90 mA | |
模塊功率損耗 | 典型值4 W | |
狀態(tài)、中斷、診斷 | ||
狀態(tài)顯示 | ||
輸入 | 每個通道綠色LED | |
傳感器電源(Vs) | 各個輸出的綠色LED | |
中斷 | ||
硬件中斷 | 可編程 | |
診斷中斷 | 可編程 | |
診斷功能 | 可編程 |
技術規(guī)格
組錯誤顯示 | 紅色LED (SF) | |
讀取診斷信息 | 支持 | |
監(jiān)視 | ||
斷線 | 支持,檢測I < 1 mA | |
傳感器電源輸出 | ||
輸出點數 | 2 | |
輸出電壓 | ||
有負載時 | 小L+ (- 2.5 V) | |
輸出電流 | ||
額定值 | 120 mA | |
允許范圍 | 0 mA到150 mA | |
其它(冗余)電源 | 支持 | |
短路保護 | 支持,電子型 | |
傳感器選擇數據 | ||
輸入電壓 | ||
額定值 | 24 VDC | |
“1"信號 | 13 V至30 V | |
“0"信號 | -30 V到+5 V | |
輸入電流 | ||
“1"信號 | 典型值7 mA | |
輸入特性 | 符合IEC 61131,類型2 | |
2線制BERO的連接 | 支持 | |
允許的靜態(tài)電流 | 2 mA | |
為信號傳感器接線 | 使用20針前連接器 | |
傳感器并聯(lián)電路,用于斷線檢測 | 10千歐到18千歐 |
技術規(guī)格時間/頻率
診斷的內部準備時間(在非等時同步模式下) | ||
啟用過程和診斷中斷功能 | ||
長40 ms | ||
輸入延時 | ||
可編程 | 支持 | |
額定值 | 典型值0.1/0.5/3/15/20 ms |
程序輸入 PLC 后,應*行測試工作。因為在程序設計過程中,難免會有疏漏的地方。因此在將 PLC 連接到現場設備上去之前,必需進行軟件測試,以排除程序中的錯誤,同時也為整體調試打好基礎,縮短整體調試的周期。
( 8 )應用系統(tǒng)整體調試
在 PLC 軟硬件設計和控制柜及現場施工完成后,就可以進行整個系統(tǒng)的聯(lián)機調試,如果控制系統(tǒng)是由幾個部分組成,則應先作局部調試,然后再進行整體調試;如果控制程序的步序較多,則可*行分段調試,然后再連接起來總調。調試中發(fā)現的問題,要逐一排除,直至調試成功。
( 9 )編制技術文件
系統(tǒng)技術文件包括說明書、電氣原理圖、電器布置圖、電氣元件明細表、 PLC 梯形圖。
@
PLC 硬件系統(tǒng)設計
1 . PLC 型號的選擇
在作出系統(tǒng)控制方案的決策之前,要詳細了解被控對象的控制要求,從而決定是否選用 PLC 進行控制。
在控制系統(tǒng)邏輯關系較復雜(需要大量中間繼電器、時間繼電器、計數器等)、工藝流程和產品改型較頻繁、需要進行數據處理和信息管理(有數據運算、模擬量的控制、 PID 調節(jié)等)、系統(tǒng)要求有較高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準備實現工廠自動化聯(lián)網等情況下,使用 PLC 控制是很必要的。
目前,國內外眾多的生產廠家提供了多種系列功能各異的 PLC 產品,使用戶眼花繚亂、無所適從。所以全面權衡利弊、合理地選擇機型才能達到經濟實用的目的。一般選擇機型要以滿足系統(tǒng)功能需要為宗旨,不要盲目貪大求全,以免造成投資和設備資源的浪費。機型的選擇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 1 )對輸入 / 輸出點的選擇
盲目選擇點數多的機型會造成一定浪費。
要先弄清除控制系統(tǒng)的 I/O 總點數,再按實際所需總點數的 15 ~ 20 %留出備用量(為系統(tǒng)的改造等留有余地)后確定所需 PLC 的點數。
另外要注意,一些高密度輸入點的模塊對同時接通的輸入點數有限制,一般同時接通的輸入點不得超過總輸入點的 60 %; PLC 每個輸出點的驅動能力( A/ 點)也是有限的,有的 PLC 其每點輸出電流的大小還隨所加負載電壓的不同而異;一般 PLC 的允許輸出電流隨環(huán)境溫度的升高而有所降低等。在選型時要考慮這些問題。
PLC 的輸出點可分為共點式、分組式和隔離式幾種接法。隔離式的各組輸出點之間可以采用不同的電壓種類和電壓等級,但這種 PLC 平均每點的價格較高。如果輸出信號之間不需要隔離,則應選擇前兩種輸出方式的 PLC 。
( 2 )對存儲容量的選擇
對用戶存儲容量只能作粗略的估算。在僅對開關量進行控制的系統(tǒng)中,可以用輸入總點數乘 10 字 / 點+輸出總點數乘 5 字 / 點來估算;計數器/ 定時器按( 3 ~ 5 )字 / 個估算;有運算處理時按( 5 ~ 10 )字 / 量估算;在有模擬量輸入 / 輸出的系統(tǒng)中,可以按每輸入 / (或輸出)一路模擬量約需( 80 ~ 100 )字左右的存儲容量來估算;有通信處理時按每個接口 200 字以上的數量粗略估算。后,一般按估算容量的50 ~ 100 %留有裕量。對缺乏經驗的設計者,選擇容量時留有裕量要大些。
( 3 )對 I/O 響應時間的選擇
PLC 的 I/O 響應時間包括輸入電路延遲、輸出電路延遲和掃描工作方式引起的時間延遲(一般在 2 ~ 3 個掃描周期)等。對開關量控制的系統(tǒng),PLC 和 I/O 響應時間一般都能滿足實際工程的要求,可不必考慮 I/O 響應問題。但對模擬量控制的系統(tǒng)、特別是閉環(huán)系統(tǒng)就要考慮這個問題。
( 4 )根據輸出負載的特點選型
不同的負載對 PLC 的輸出方式有相應的要求。例如,頻繁通斷的感性負載,應選擇晶體管或晶閘管輸出型的,而不應選用繼電器輸出型的。但繼電器輸出型的 PLC 有許多優(yōu)點,如導通壓降小,有隔離作用,價格相對較便宜,承受瞬時過電壓和過電流的能力較強,其負載電壓靈活(可交流、可直流)且電壓等級范圍大等。所以動作不頻繁的交、直流負載可以選擇繼電器輸出型的 PLC 。
( 5 )對在線和離線編程的選擇
離線編程示指主機和編程器共用一個 CPU ,通過編程器的方式選擇開關來選擇 PLC 的編程、監(jiān)控和運行工作狀態(tài)。編程狀態(tài)時, CPU 只為編程器服務,而不對現場進行控制。編程器編程屬于這種情況。在線編程是指主機和編程器各有一個 CPU ,主機的 CPU 完成對現場的控制,在每一個掃描周期末尾與編程器通信,編程器把修改的程序發(fā)給主機,在下一個掃描周期主機將按新的程序對現場進行控制。計算機輔助編程既能實現離線編程,也能實現在線編程。在線編程需購置計算機,并配置編程軟件。采用哪種編程方法應根據需要決定。
( 6 )據是否聯(lián)網通信選型
若 PLC 控制的系統(tǒng)需要聯(lián)入工廠自動化網絡,則 PLC 需要有通信聯(lián)網功能,即要求 PLC 應具有連接其他 PLC 、上位計算機及 CRT 等的接口。大、中型機都有通信功能,目前大部分小型機也具有通信功能。
( 7 )對 PLC 結構形式的選擇
在相同功能和相同 I/O 點數據的情況下,整體式比模塊式價格低。但模塊式具有功能擴展靈活,維修方便(換模塊),容易判斷故障等優(yōu)點,要按實際需要選擇 PLC 的結構形式。
2 .分配輸入 / 輸出點
一般輸入點和輸入信號、輸出點和輸出控制是一一對應的。
分配好后,按系統(tǒng)配置的通道與接點號,分配給每一個輸入信號和輸出信號,即進行編號。
在個別情況下,也有兩個信號用一個輸入點的,那樣就應在接入輸入點前,按邏輯關系接好線(如兩個觸點先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然后再接到輸入點。
( 1 )確定 I/O 通道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