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加熱爐詳解分析
分室式加熱爐熱爐 由若干個擺在一條線上的加熱室所組成。加熱室和加熱室之間設(shè)間室,傳送料坯的輥子設(shè)在間室料坯單根(或雙根)地通過各加熱室和間室而被加熱。每個加熱室與相鄰的間室構(gòu)成一個“爐節(jié)”,所以又稱節(jié)式爐。這種加熱爐能快速加熱,氧化和脫碳少,適用于加熱圓形料坯和鋼管。與行星軋機相配合,可用來加熱連鑄板坯;也可對某些鋼材進行局部加熱。缺點是單位爐長的生產(chǎn)能力低,爐子熱效率較低。 室式加熱爐 用于金屬坯或錠鍛壓前的加熱。實驗電爐物料加熱時不移動;爐內(nèi)不分段,要求各處爐溫均勻,箱式電阻爐對于大鋼錠加熱采用周期性的溫度制度(即爐溫按時間分為預(yù)熱期、加熱期、均熱期等)。室式加熱爐有兩種:固定爐底室式爐和車底式爐。 固定爐底室式爐 爐底面積一般1~10米2。裝出料多靠人工或簡單機械;加熱較大工件的室式爐,也有用專門裝出料機的。燃料為煤、重油或煤氣。有的爐在爐墻上開一縫隙,料坯由縫隙送入爐內(nèi)加熱,叫“縫式爐”,常用于小件加熱或長料坯的端頭或局部加熱。這類爐的爐底單位面積產(chǎn)量通常為300~400公斤/(米2·時),單位熱耗每噸鋼約為(1.0~1.5)×106千卡。 車底式爐 用于重量為十幾噸至幾百噸的大鋼錠在鍛壓前的加熱,爐型為室式或隧道式。加熱物件放置在臺車上,爐外進行裝卸料,由車間吊車或其他牽引裝置把臺車拽入或拖出爐膛,大鋼錠加熱要求爐溫分布均勻,所以車底式爐常采用分散供熱和分散排煙(燒嘴和煙道口分散地布置在爐子側(cè)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