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達為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級會員 | 第6年

18017847121

當前位置:> 供求商機> 藥代動力學實驗

藥代動力學實驗
  • 藥代動力學實驗
舉報

貨物所在地:上海上海市

更新時間:2024-09-16 21:00:06

瀏覽次數(shù):471

在線詢價收藏商機

( 聯(lián)系我們,請說明是在 化工儀器網(wǎng) 上看到的信息,謝謝?。?/p>

藥代動力學實驗目的:1、了解藥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轉化、排泄的基本概念及影響因素。掌握關消除概念及細胞膜兩側pH對藥物吸收和分布的影響。2.熟悉藥物消除動力學、時量曲線及多次給藥的血藥濃度變化。

藥代動力學實驗介紹

一、藥物的吸收和影響因素

1. 藥物的吸收(absorption)  吸收是指藥物從用藥部位進入血循環(huán)的過程。口服藥物吸收后經(jīng)門靜脈進入肝臟,有些藥物次進入肝臟就被肝藥酶代謝,進入體循環(huán)的藥量減少,稱為關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經(jīng)過肝臟關消除過程后,進入體循環(huán)的藥量與實際給藥量的相對量和速度,稱生物利用度。藥物的吸收分布及排泄過程中的跨膜轉運有多種形式,但多數(shù)藥物是以簡單擴散的物理機制轉運,擴散速度除取決于膜的性質、面積及膜兩側的濃度梯度外,還與藥物的性質有關。分子小、脂溶性大、極性小、非解離型的藥物易通過生物膜。藥物的解離度也因其pKa及所在溶液的pH不同而不同。非解離型(分子態(tài))藥物可以自由通過生物膜,離子型(解離型)藥物不易通過生物膜。多數(shù)藥物為弱酸或弱堿藥物。弱酸藥物在酸性環(huán)境中解離少,分子態(tài)多,易通過生物膜;弱堿藥物則相反。由于膜兩側pH不同,當分布達平衡時膜兩側的藥量會有相當大的差異。

二、藥物的分布和影響因素

藥物的分布(distribution )  是指藥物從血循環(huán)系統(tǒng)到達組織器官的過程。影響分布的因素 ① 藥物本身的物理化學性質(包括分子大小、脂溶性、pKa等)。② 藥物與血漿蛋白結合率:結合藥不能通過生物膜,只有游離**才能向組織分布。③ 組織器官的屏障作用,如血腦屏障、胎盤屏障。④ 細胞膜兩側體液的pH。如細胞內液pH(約為7.0)略低于細胞外液(約7.4)、弱堿藥在細胞內濃度略高,弱酸藥在細胞外液濃度略高,根據(jù)這一原理,弱酸藥中毒時,用碳酸氫鈉堿化血液和尿液可使腦組織中藥物向血漿轉移,并減少腎小管的重吸收加速自尿排泄。

三、藥物的代謝

藥物的生物轉化(biotransformation) 又稱代謝,是指藥物在體內多種藥物代謝酶(尤其肝藥酶)作用下,化學結構發(fā)生改變的過程。肝臟微粒體的細胞色素P-450酶系統(tǒng),是肝內促進藥物代謝的主要酶系統(tǒng),簡稱肝藥酶。肝藥酶具有活性有限、個體差異大、易受藥物的誘導和抑制的特點。某些藥物能增加肝藥酶的活性,增加藥物的生物轉化,稱肝藥酶誘導劑,反之則稱肝藥酶的抑制劑。

四、藥物的排泄

藥物的排泄(excretion)  排泄是藥物從體內排出體外的過程。腎臟是藥物排泄的主要器官。原形經(jīng)腎臟排泄的藥物在腎小管可被重吸收,使藥物作用時間延長。重吸收程度受尿液pH影響,應用酸藥或堿藥,改變尿液的pH,可減少腎小管對藥物的重吸收。

藥代動力學實驗基爾頓生物通過SPF動物實驗室可以為您提供例如小鼠、大鼠、兔子等不同種屬動物的藥動(PK)實驗,并且給藥途徑及方式也是多樣化靜脈、灌胃、皮下、腹腔等。

代謝產(chǎn)物的鑒定

藥代/毒代樣品分析 (ELISA、LC-MS、MS)等。

會員登錄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

請輸驗證碼

收藏該商鋪

X
該信息已收藏!
標簽: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個,單個標簽最多10個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回復您~
撥打電話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