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57-2017 《固定污染源廢氣 二氧化硫的測定 定電位電解法》新標準18年起實施
環(huán)境保護部近日批準了新的固定污染源廢氣中二氧化硫的測定方法標準:HJ 57-2017 《固定污染源廢氣 二氧化硫的測定 定電位電解法》。本標準是對HJ/T 57-2000版的修訂,此次為第1次修訂,自2018年1月1日起實施,原標準即刻廢止。
修訂的主要內容為:
- 明確了方法的檢出限和測定下限;
- 增加了術語和定義;
- 明確了干擾及消除的要求;
- 補充了試劑和材料、儀器和設備的要求;
- 增加了精密度和準確度的內容;
- 增加了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的內容,規(guī)定了注意事項。
?新標準解讀
♦對干擾及消除的要求
▲為消除待測氣體中的顆粒物、水分和三氧化硫等對傳感器和測定造成的影響,標準要求應采用濾塵裝置、除濕裝置、濾霧器等進行濾除。
▲針對氨、硫化氫、氯化氫、氟化氫、二氧化氮等對樣品測定會產生一定干擾的問題,可采用磷酸吸收、乙酸鉛棉吸附、氣體過濾器濾除等措施減小干擾。
▲新標準增加了對一氧化碳濃度測量驗證的要求。一氧化碳濃度不超過50μmol/mol時,可用此標準測定樣品。一氧化碳濃度超過50μmol/mol時,應開展一氧化碳干擾實驗;在干擾實驗確定的二氧化硫濃度zui高值和一氧化碳濃度zui高值范圍內,可用此標準測定樣品。
▼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
“11.4若測定儀未開展一氧化碳干擾實驗或一氧化碳干擾實驗未通過,廢氣中一氧化碳濃度超過50μmol/mol時測得的二氧化硫濃度分鐘數(shù)據(jù),應作為無效數(shù)據(jù)予以剔除。若測定儀已通過一氧化碳干擾實驗,廢氣中一氧化碳濃度超過干擾實驗確定的一氧化碳濃度時測得的二氧化硫濃度分鐘數(shù)據(jù),以及超過干擾試驗確定的二氧化硫濃度zui高值的二氧化硫濃度分鐘數(shù)據(jù),均應作為無效數(shù)據(jù)予以剔除。對一次測量值,應獲得不少于5個有效二氧化硫濃度分鐘數(shù)據(jù)。”
♦試劑和材料
▲除二氧化硫標準氣體外,標準增加了零氣:純度≥99.99%的氮氣或不干擾測定的清潔空氣。
♦儀器和設備
▲定電位電解法二氧化硫測定儀的組成:分析儀(含氣體流量計和控制單元、抽氣泵、傳感器等)、采樣管(含濾塵裝置、加熱及保溫裝置)、導氣管、除濕裝置、便攜式打印機等。
▲能夠測定廢氣中一氧化碳濃度的裝置或儀器。
♦儀器的氣密性檢測和校準
▲新標準對儀器的氣密性檢測和量程校準也提出了要求和說明。
-按儀器使用說明書連接好管路后,按照GB/T 16157或HJ/T 46檢查氣密性。
-量程校準方法:氣袋法和鋼瓶法。
♦眾瑞-設備選型推薦
ZR-3260D型低濃度自動煙塵煙氣綜合測試儀
- 儀器具有CO對SO2的自動修正功能(開關可選),修正系數(shù)可通過干擾試驗測定后輸入修改。選擇修正功能后儀器可自動通過測得CO的濃度對所測SO2進行修正;
- 煙氣測試流量控制滿足HJ/T 46 的要求;
- 內置自動排水泵,實現(xiàn)煙塵采樣冷凝水自動排出功能,更適合高濕度工況,操作便利;
- 具備系統(tǒng)氣密性和整機故障自檢與報警功能,方便用戶使用及維護;
- 支持手機APP無線操控,支持藍牙通信功能和外置藍牙高速打印機;
- 獲得國家計量器具許可證CMC以及國家計量器具型式批準證書CPA。
ZR-D05BT煙氣預處理器
- 有效降低煙氣成分損失:預處理器具有全程恒溫加熱功能,前端過濾器內含式加熱,加熱溫度60~160°C可調,杜絕冷凝水的產生;后端制冷除濕,并采用加酸法有效降低SO2等的損失,更適用于高濕、煙氣成分濃度低的工況;
- 有效消除氣體干擾:冷凝室采用符合國標方法的加磷酸方式,消除或減小氨、硫化氫等氣體的干擾;
- 精密過濾:內置耐腐蝕鈦合金和PTFE兩級過濾器,有效保護傳感器不損壞,并消除顆粒物、水和三氧化硫等對檢測結果的影響;拆裝、清潔和維護方便;
- 除濕:采用大功率兩級電子制冷,制冷溫差大,可處理含水量高達30 Vol.%的煙氣 ;
- 工作溫度范圍寬:在嚴寒及酷暑時仍然能夠保證額定除濕能力,輸出氣體露點穩(wěn)定。
ZR-5211型動態(tài)氣體配氣儀
- 高精度質量流量控制器,3路配氣通道,可配置混合標氣用于干擾測試;
- 配氣流路采用防腐蝕,防吸附設計;
- 交直流兩用供電,可室外現(xiàn)場使用;
- 彩色觸摸屏,中文菜單化操作;
- 可配置加濕功能,配制特定含濕量的氣體(選配)。
免責聲明
-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wǎng)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wǎng)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wǎng))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wǎng)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