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物理和化學等諸多性質都會影響掃描電鏡下的成像效果,以下是具體介紹:
一、物理性質
1、導電性
對于導電性良好的材料,如金屬,電子束轟擊材料表面產生的電荷能夠迅速傳導散逸,使電子束穩(wěn)定地與材料相互作用,從而獲得清晰、穩(wěn)定的圖像。
而導電性差的材料,如陶瓷、高分子材料等,電子束照射后會在表面積累電荷,產生電荷積累效應,導致圖像出現畸變、模糊,甚至無法正常成像。
2、表面形貌
材料表面如果是平整光滑的,電子束在表面的散射和反射較為規(guī)則,二次電子和背散射電子的產生和發(fā)射也相對均勻,成像效果清晰,能準確反映材料的微觀結構。
若材料表面粗糙不平,電子束與表面作用情況復雜,不同位置產生的二次電子和背散射電子數量及角度差異大,會形成明暗對比強烈的圖像,雖然能突出表面的起伏特征,但也可能使一些細節(jié)難以分辨。
3、磁性
對于非磁性材料,電子束在掃描過程中不會受到磁場干擾,能夠按照預定路徑掃描材料表面,成像正常。
磁性材料內部存在磁場,會使電子束的運動軌跡發(fā)生偏轉,導致圖像失真、分辨率下降。
4、密度
密度大的材料,如重金屬材料,對電子的散射能力強,背散射電子產額高,在圖像中顯示為較亮的區(qū)域,圖像對比度較高。
密度小的材料,如一些多孔材料或低密度的高分子材料,對電子的散射能力弱,背散射電子產額低,圖像中顯示為較暗的區(qū)域,圖像對比度較低,細節(jié)可能不易觀察。
二、化學性質
1、元素組成
不同元素對電子的散射能力不同,原子序數大的元素,如金、鉛等,對電子的散射能力強,背散射電子產額高,在圖像中呈現出較亮的襯度。
原子序數小的元素,如碳、氫等,散射能力弱,背散射電子產額低,圖像襯度較暗。因此,材料中不同元素的分布會在掃描電鏡圖像中形成不同的襯度,影響成像效果。
2、化學穩(wěn)定性
化學穩(wěn)定性好的材料,在電子束照射下不易發(fā)生化學反應和結構變化,能保持原始的表面形態(tài)和結構,成像穩(wěn)定、可靠,能真實反映材料的微觀特征。
化學穩(wěn)定性差的材料,可能會與電子束作用產生化學反應,如氧化、分解等,導致表面形貌發(fā)生改變,產生偽像,影響對材料真實結構的判斷。
中圖儀器掃描電鏡通過加裝各類探頭和附件,滿足用戶的拓展性需求,這使其在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納米技術、能源等多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中圖儀器掃描電鏡現場隨機進行70000X倍成像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