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一般是作為溶劑使用后而散發(fā)到大氣中的,它主要來自石油化工、涂料、醫(yī)藥、烤漆、電子元器件的脫脂、印刷、人造革、衣物干洗、膠片織物涂層、粘膠劑、農藥、橡膠等行業(yè)。
VOC的危害根據化學物質的性質,通常用作溶劑的有脂肪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鹵代烴、醇、醛、酮、醚、酯等。這些有機溶劑揮發(fā)到大氣中,不僅會污染環(huán)境,還會危害人體健康。如苯是一種常用的溶劑,它既可以被皮膚所吸收也可以被人體吸入,造成急性和慢性中毒,但是大多數(shù)中毒都是由于吸入人體內而造成的。苯類化合物會損害人的神經,造成神經系統(tǒng)障礙,其被攝入人體后會危及血液和造血器官,嚴重時,有出血癥狀或感染敗血癥。
異丁道烯氣體回收裝置-氰類冷凝回收系統(tǒng)-回收及處理技術VOC的回收技術主要有冷凝法、吸附法、吸收法和膜分離法;吸附法、吸收法和膜分離法是通過采用選擇性吸附劑和吸收劑、選擇性膜滲透來分離回收廢氣中的有機溶劑。處理技術主要有催化燃燒、直接燃燒等,它是通過化學反應,將氣體中的有機物轉變?yōu)镃O2和水。
1、 冷凝法
冷凝法是簡單的回收方法,它是將廢氣冷卻到低于有機物的露點溫度,使有機物冷凝成液滴而從氣體中分離出來。通常使用的冷卻介質主要有冷水、冷凍鹽水和液氨。通常該技術僅用于VOC含量高(百分之幾)、氣體量較小的有機廢氣的回收處理。其回收率與有機物的沸點有關,沸點較高時,回收率高;沸點較低時,回收效果不好。由于大部分VOC系易燃、易爆氣體,氣體中的VOC含量不會太高,所以,要達到較高的回收率,需采用較很低溫度的冷凝介質或采用高壓措施,這些都勢必會增加設備投資和提高處理成本,而且在通常的操作條件下,由于相平衡的制約,有機物蒸汽壓較高,故離開冷凝器的排氣中的VOC含量仍不能達到排放標準,因此,該技術一般是作為一級處理技術并與其它技術結合使用。
2、吸附法
吸附法早已用于VOC的回收處理,尤其是活性炭吸附法已經廣泛應用于苯系物、鹵代烴的吸附處理。吸附法去除VOC的原理是利用比表面積非常大的粒狀活性炭、炭纖維、沸石等吸附劑的多孔結構,將VOC分子截留。當廢氣通過吸附床時,VOC就被吸附在孔內,使氣體得到凈化。
吸附法又分為固定床吸附法、流動床吸附法和濃縮輪吸附法。
3、吸收技術
吸收技術是一種成熟的化工單元操作過程,適合于大氣量、中等濃度的含VOC廢氣的處理。吸收技術是利用液體吸收劑與廢氣直接接觸而將VOC轉移到吸收劑中。吸收按其機理可分為物理吸收和化學吸收,通常VOC的吸收為物理吸收,使用的吸收劑常為柴油、煤油、水和其它溶劑。任何可溶解于吸收劑的有機物均可以從氣相轉移到液相中,然后,對吸收液進行處理。當吸收液為水時,采用精餾處理就可以回收有機溶劑;當為非水溶劑時,考慮到回收成本,需進行吸收劑的再生。
4、膜分離
膜分離技術是采用對有機物具有選擇性滲透的高分子膜,在一定壓力下使VOC滲透而達到分離的目的。當VOC氣體進入膜分離系統(tǒng)后,膜選擇性地讓VOC氣體通過而被富集,脫除了VOC的氣體留在未滲透側,可以達標排放;富集了VOC的氣體可去冷凝回收系統(tǒng)進行有機溶劑的回收。選擇此種方法可以分離90%的VOC。
膜分離法適用于中高濃度(VOC含量高于1×10-3)的廢氣的處理。膜系統(tǒng)的費用與進口氣體流速成正比,與VOC的濃度關系不大。此法用于高濃度、小流量和有較高回收價值的有機溶劑的回收,但其設備投資較高。
異丁道烯氣體回收裝置-氰類冷凝回收系統(tǒng)
異丁道烯氣體回收裝置-氰類冷凝回收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