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 IMR-32 (人神經(jīng)母細胞瘤細胞) |
別稱 | IMR 32; IMR32;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32; GM03320 |
種屬 | 人 |
年齡(性別) | 男 |
組織來源 | 神經(jīng)母細胞瘤,大腦 |
生長特性 | 貼壁細胞 |
細胞形態(tài) | 成纖維細胞樣 |
背景描述 | IMR-32細胞是由W·W·Nichols、J·Lee和S·Dwight于1967年4月從一位13個月大的男嬰下腹部腫瘤中分離建系。診斷認為是神經(jīng)母細胞瘤,并有少部分區(qū)域的器質(zhì)性分化。IMR-32細胞包括兩種類型的細胞:主要的是小的神經(jīng)母細胞樣的細胞;另一種是大的透明成纖維樣細胞。IMR-32細胞提交到ATCC時已經(jīng)傳到第36代,已經(jīng)證明細胞可以傳代培養(yǎng)到80代以上。 |
生物安全等級 | 1 |
生長培養(yǎng)基 | MEM(PM150410)+10% FBS(164210-500)+1% P/S(PB180120) |
推薦傳代比例 | 1:3-1:4 |
推薦換液頻率 | 2~3次/周 |
倍增時間 | ~20-50 hours |
凍存條件 | 凍存液:55% 基礎培養(yǎng)基+40%FBS+5%DMSO溫度:液氮 |
培養(yǎng)條件 | 氣相:空氣,95%;CO2,5%溫度:37℃ |
保藏機構(gòu) | ATCC; CCL-127 BCRC; 60014 BCRJ; 0377 DSMZ; ACC-165 ECACC; 86041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