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ELISA試劑盒實驗邊緣效應問題的分析

時間:2017-8-3閱讀:973
分享:

關于ELISA試劑盒實驗邊緣效應問題的分析

我們在使用ELISA試劑盒96孔板的實驗測定的時候,常發(fā)現(xiàn)有“邊緣效應",也就是外周孔顯色較 中心孔深。經(jīng)研究證實在溫育中的熱力學梯度可能是根本原因之所。聚苯乙烯本身為不良熱導體,在實驗室的常規(guī)ELISA測定中,將板從室溫(通常在25℃左右)置于37℃溫箱,板也升溫時,在外周孔與中心孔之間可能存在一熱力學梯度。因此使用水浴或在將反應溶液加入至板孔中時,將板和溶液均加熱至溫育溫度(如37℃),就可以很容易地排除“邊緣效應",并且可提高測定的重復性。 
    還有就是在實驗中,必然有使用微量加樣器加入樣本的步驟。提醒注意:加樣不可太快,要避免加在孔壁上部,不可濺出和產(chǎn)生氣泡。ELISA試劑盒太快的話無法保證微量加樣的準確性和均一性。加在孔壁上部的非包被區(qū),易導致非特異吸附。濺出會對鄰近孔產(chǎn)生污染。出現(xiàn)氣泡則反應液界面有差異。所以,有時候一份標本用相同的試劑盒這次測定為陽性,下次測定為陰性,往往就是上述加樣及試劑的錯誤所致。
    ELISA試劑盒使用時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驗需要購買提取試劑盒,如果不是試劑盒,或許能提出RNA,但不能確保其質(zhì)量以及完整性。

會員登錄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

請輸驗證碼

收藏該商鋪

X
該信息已收藏!
標簽: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個,單個標簽最多10個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回復您~
撥打電話
在線留言